撒哈拉得沙漠里,都是我爱你的言语——读《撒哈拉的沙漠》有感1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08-30 浏览:604
导读: 撒哈拉的沙漠里,都是我爱你的言语 ——读《撒哈拉的沙漠》有感1 三毛,留在我的印象里永远是哪个披着长发,穿着白衣,对着镜头微笑的女子。她的眼神,总是那么清澈明亮,像是看过世事纠纷却依然保持初心本真,历...

撒哈拉的沙漠里,都是我爱你的言语

——读《撒哈拉的沙漠》有感1

三毛,留在我的印象里永远是哪个披着长发,穿着白衣,对着镜头微笑的女子。她的眼神,总是那么清澈明亮,像是看过世事纠纷却依然保持初心本真,历经酸甜百态仍能够笑看红尘。她是浪漫的,所以她给自己进行了一次说走便走的旅程,她是孤勇的,所以在失去挚爱时她依然选择坚强面对,但她也是脆弱的,所以在48岁时选择了用白色丝袜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为同样被时代和历史所铭记的女作家,张爱玲与三毛都有各自的创作特点,可是相比起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半生缘》,我更喜欢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撒哈拉的故事》。张爱玲的文字,压抑、残酷,三毛的文字,自然、飘逸。每每读起三毛的文字,我都会感到不可思议,明明都是最简单平凡的方块字,怎么组合起来就能成为如此动人心扉的语言。与张爱玲不同,三毛的文字不追求辞藻的准确和华丽,她想诉说的是一种心境,一种情感。即使是对一幅场景进行白描,三毛也能以其独特的感知力来找寻最能捕获读者心灵的质点,用她那细腻清新的语言来感染读者。不得不承认,读起三毛的书,就像在欣赏一幅泼墨山水画,起笔豪迈,挥笔流畅,收笔自如。

很明显,可以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感受到的便是,这是一本充满爱的书。和丈夫荷西在沙漠里的生活,成为了三毛,简单的婚礼、自己建造房子、吃食的误会、海边打鱼的生活,这一幕幕的生活场景无一不流露着相爱之人的相处之道。也只有因为爱,才能使平凡的生活充满无限的趣味,只有因为爱,才能使荒凉的沙漠焕发出无限生机。我想,三毛的爱,不仅仅是对丈夫荷西的爱,还有对生活的爱,对世界的爱,正是这样的爱给了她的文字以鼓舞人心的力量。

《撒哈拉的故事》作为以沙漠为创作背景的故事书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三毛所特有的写作特点,语言清丽,朴素自然。因为一本地理杂志的吸引,她背上了行囊,踏上了旅程,但也遇到了一生挚爱,于是她用笔写下了她的爱,她的生活,她遇见的人间百态。在她的笔下,沙漠不再是荒无人烟的寂寥之地,而是充满了真善美,这本书与其他书不同,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心理感受,明显情感更加丰富,故事更加多样,书中的每一处言语都体现着一种浪漫、浓情的异域情调,反映着沙漠地域所独有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在撒哈拉的沙漠里,在太平洋的水滴里,也许就凝聚了三毛对这个世界所有的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3425.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