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彭瑞)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0-20 浏览:517
导读: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 我们总是觉得吃沙拉会变瘦,但其实一勺沙拉酱的热量比巧克力还要高;我们总是觉得广东人很能吃,但其实他们只是在吃上比较讲究而已;我们总是觉得一个女生30岁了还没有结婚生孩子,她就是没人要的剩女,但也许她就是不想结婚呢。看吧,...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 我们总是觉得吃沙拉会变瘦,但其实一勺沙拉酱的热量比巧克还要高;我们总是觉得广东人很能吃,但其实他们只是在吃上比较讲究而已;我们总是觉得一个女生30岁了还没有结婚生孩子,她就是没人要的剩女,但也许她就是不想结婚呢。看吧,生活中到处都有这种“我觉得”、“我们觉得”。
美国作家汉斯.罗斯林在《事实》这本书种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宿命论本论”。说的是我们总是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事物进行归类和判断,最后往往会导致对事物的认知出现偏差。在生活中,这种本能所带来的刻板印象有时比无知更加可怕。比如网络暴力,很多都是因为这种偏见作祟。
什么是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属于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它危害严重、影响恶劣。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名誉损害和精神损害。这种行为主要就是指我们从网络上看到别人的只言片语就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进行判断发表评论。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全面普及。这给网络暴力提供了无限的便利,使它作曲滋长,伤人甚至“杀人”于无形。在韩国女星雪莉自杀事件中,网络暴力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你不认识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要对别人妄加判断?你可以不说,但是你一说了就请先了解清楚,不要草率的说出任何伤害别人的话。
每次开学分好新的班级之后,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们可能会找学生以前的老师或者是班主任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虽然我也用过这个方法,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方法会让我们对有些学生形成偏见。比如说,他以前的老师不喜欢这个学生,那你在跟他了解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出于本能的可能更多的是跟你谈到这个学生的缺点,那么这样一来,你对这个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缺点,就很容易对他形成偏见。以后他如果想要在你的心中摆正他的位置,那就需要下一翻大功夫了。对这个学生来说那就不公平了。也许到了新班级他本想好好学,好好表面的,但是他如果发现老师不喜欢他,逐渐的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面对每一位学生,都不能片面的下定论。我们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我们也要去看到全面发展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
世界上最大的恶意大概就是用我们看到的肤浅的一面给事物下定义。当我们不再将自己的世界局限在方寸天地之中时,我们便能感受到生活的全部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6427.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