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给孩子打开一扇窗
——低年级“1+X”群文阅读经验材料
群文阅读教学,即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1+X”群文阅读教学是基于课内的一篇课文或课文的一个典型特征,匹配的多篇文章展开的群文阅读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孩子们不单单要完成课本上的识字学词读句的阅读任务,还要加大阅读的量,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明显大于了一般的语文教学课堂。那么,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在课堂中“挤”出时间,完成多篇阅读呢?我在平常教育教学中的是这样做的。
一、识字基础要稳打。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在课堂上至少要占一半以上的时间。其中十分钟写字是一定要保证的,在十分钟写字之外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还要提高学生识记的生字的效率。在群文阅读中,低年级孩子面临的困难是识字量积累不够,不认识的字成为孩子们阅读的障碍,所以课堂不能够为了阅读而忽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小学一年级上册出现的生字大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形声字较多。除了识记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之外,我们还可以拓展生字教学的量,让他们在看到一个生字的时候脑海里寻找加、换、去偏旁的其他生字来理解记忆生字。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快速把生字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而掌握生字。
随着一次次的重复训练,孩子们的识字能力与自主识字意识将得到锻炼。识字的能力和意识的增强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增加识字量,为孩子们进行群文阅读扫除生字障碍,促使其阅读更顺畅。
二、课内阅读要稳扎
教学时,要先把课内精选“1”的基础抓扎实,确保提高课内“1”的教学效果,然后再引入群文,既与课内这篇课文相互融合,又能促使这个“1”的核心目标学习更充分和扎实。所以“1+X”群文阅读时,课内精选“1”的内容要抓扎实,这是底线。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学生必须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虽然课文都比较短小、有趣,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在指导朗读中,学生依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孩子们读得不好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做示范,从老师的范读中,让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课文的韵味。引导学生发现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句子的轻重缓急,再让他们通过声音表达自己喜爱,悲伤、高兴、感激、同情等各种各样的感情。在课堂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学生经历的不同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比起简单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表达相应的感情。还有,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情感切入点,适时朗读,也比硬是要学生讲出到底是什么感情,或带着什么感情来读,也具体、丰富、形象得多。如几个学生讲到小狗在我放学后在家门口等“我”,高兴地舔“我”,此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把这种等“我”,舔“我”的感情具体化,不就是喜爱之情吗?而如果此时多让学生试着读,且让学生评价是否读出了喜爱的感情,我相信,每个学生将会有不同的但同样都是精彩的朗读效果。
三、群文“X”要 精选
一节课内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一节群文阅读课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老师对文本的选择上,所以老师选择阅读文本变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也表明,儿童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而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就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一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使课堂变得异彩纷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儿歌是孩子们接触最多、最易读的儿童文学形式,为此,我选择的拓展文本多以儿歌为主,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地诵读,学生在读中体会儿歌的韵味美,找到其中的乐趣。
如在教学《动物儿歌》一课时,我把“动物”作为“1”个点,以“儿歌中的小动物”为主题展开了教学,由一篇课文,带了《小白兔》、《小蚱蜢》、《小蝌蚪》、《蝴蝶飞》、《小蜘蛛》、《小青蛙》等多篇儿歌。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来朗读,在听的过程中要把小动物圈画出来,再说一说圈出了几种小动物,都是什么样的,最后汇报交流,比赛读,学生们读着读着都情不自禁的笑起来了。短短的一节课,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捕捉信息的能力,还激起了让他们读儿歌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一年级后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有一定的阅读速度,不认识的字还可以借助拼音进行阅读,我们可以拓展学生读一些短小的故事。如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我以“做事专心才有收获”的品质作为“1”,拓展学生读了《小猫钓鱼》、《狗熊掰玉米》和《龟兔赛跑》三篇小短文。《小猫钓鱼》、《狗熊掰玉米》快速自读,了解小猫是怎么钓鱼的,钓到了没有?最后怎么钓到的?狗熊是怎么掰玉米的,最后掰到了没有?一串小问题理清了文章大意,并让学生明白了道理。共读《龟兔赛跑》明白要学习乌龟一心一意的宝贵精神。因为《小猫钓鱼》和《龟兔赛跑》学生比较熟悉,所以阅读起来也会减少一些困难,速度也会快一些,不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
如何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有效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继续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阅读之窗,在孩子们的心里撒下阅读的种子,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7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