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1-02 浏览:425
导读: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省级文明单位迎检安排在明天,接到通知放下电话,我直奔图书室。前段时间综合文化服务站给单位图书馆配置了一大批新书,管理员需要一本本录入电脑。这个工作必须今天结束。...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省级文明单位迎检安排在明天,接到通知放下电话,我直奔图书室。前段时间综合文化服务站给单位图书馆配置了一大批新书,管理员需要一本本录入电脑。这个工作必须今天结束。

我们的图书室是今年新装修的,洁白的墙壁,米黄色的窗帘,浅咖啡色的书架、淡藕色的书桌和软包的咖啡座椅,整个图书室充满了温馨优雅的气息。尽管出入很多次,都是在忙着迎检,我从来没有一刻时间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心仪的书,伴着午后和煦的阳光,安静的阅读。

如果手边能有一杯咖啡,或者一杯绿茶也好,那就更惬意了。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我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有书读,有读书的地方,有可以讨论读书的朋友,便是人间四月天。多年以来,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行走,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曾动摇初心。

生活在当代,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书读,最方便的事情就是随时可以查阅你想知道的知识信息。

记得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偶尔提到了一句“建安文学”,我兴趣大增,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的大量的资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我还记得,为了接到一本书,不惜跑很远的路,哪怕看尽脸色也喜悦无比。

我小的时候,书是奢侈品。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书读。我是幸运的,出生在一个不缺少书的家庭,有一个酷爱读书的父亲,还有一个博览群书的舅舅,所以,我的少年时代,都是有书相伴。

我记得很清楚,为了读完一本新到手的《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我会忘记回家;为了读完新发的课本,我会忘记吃饭。只要一沉浸于书的世界,周围的一切,我便没有了听觉的感觉。有好多次,母亲喊我吃饭的声音响彻我家屋顶上空,周围的邻居都听的清清楚楚,我居然没有任何感觉,直到她跑到跟前夺走我的书,我还一脸迷茫。

有好几次,母亲狠狠的说:总有一天,我要把你所有的书扔到火里去!

她只是说说,她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小时候多次听她讲因为家庭原因无奈退学的心酸,令聪慧的母亲与很多机会失之交臂。

有这样经历的母亲,怎么会阻止女儿读书学习?

所以,多年以来,我一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小时候走在路上,哪怕看到一片废纸,只要上面有字,都要捡起来看看。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只要看到书,哪怕是废旧报纸,立刻进入阅读状态。

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我觉得当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你无时不刻都在读书。尤其是做一名语文老师,哪怕是中招应战最繁忙的时节,也有许多美文可以阅读。每年的几十套模拟试卷训练下来,最喜悦的事莫过于做一篇篇阅读分析题了。

婚姻的最大幸福,在于遇到一个懂你的爱人。结婚23年,郑先生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读书学习。只要我打开电脑写稿子,他必然会主动进厨房准备午饭。精神的高度契合,是夫妻恩爱的基础。这一点,我对郑先生及其家人始终充满感恩。

现在的我,从来不会缺书,家里书架上有一堆新书还没有拆封,单位图书室里文史类、名著类、心理类的书籍琳琅满目。

书不再是奢侈品。奢侈的是时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被俗务缠身,忙的几乎没有读书的时间了。

难道真的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没有时间了,是习惯了看手机,习惯了电子阅读。确实方便快捷了不少,也缺少了那份一卷在手从容淡定的雅致。

离不开手机了。除了习惯,还有现实的需要,与工作相关的微信群有十几个,而且很多重要工作都是通过微信联系,你一刻不看手机,便会耽误正事。

当看手机成了习惯,会不由自主关注朋友圈......

当抖音风靡朋友圈,我坚决不去涉足,因为太清楚了,一旦沾染,晚上睡前的几个小时便荒废了。

后来陆续退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群,减轻看手机的负担。只想有更多私人空间,读读自己喜欢的书。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生活环境,却可以选择生活状态。只要愿意读书,哪怕晚上睡前几分钟,也要拿出心仪的诗词,念的满口余香。伴着诗书入眠,梦里都是华章。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很喜欢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书就是精神世界的源头。或许只是半亩方塘,却也有天光云影,或许只是小小书卷,却有百态万象。

读书便是为生命注入活水,阅读不止,生命不息。

生命不息,阅读不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7514.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