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两则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1-08 浏览:500
导读: 随 想 两 则 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学校工作也要做到有布置就有落实,落实工作重要的是督促、检查、指导、评价、反馈。对于老师来说,不是你布置什么他就做什么,而是你评价什么他做什么,你检查反馈什么他做什么。 学校各项工作...

想 两 则

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学校工作也要做到有布置就有落实,落实工作重要的是督促、检查、指导、评价、反馈。对于老师来说,不是你布置什么他就做什么,而是你评价什么他做什么,你检查反馈什么他做什么。

学校各项工作如果仅仅停留在我安排布置到了、要求到了,而不去认真落实是很难取得成效的。落实工作不仅是做到尽力而为,更要全力以赴。

尽力而为和全力以赴是对工作的两种不一样的工作态度。当结果不理想时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往往会以我已经尽力了来为自己解脱,来自我安慰。全力以赴则不一样。

那么什么是全力以赴?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父亲和他7岁的儿子整理后花园,他们遇到了一块埋在土中的大石头。父亲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他要孩子自己将大石头移开。孩子推了半天,石头仍然不动,就聪明地在旁边挖了个洞,找来一根木头插进洞中,把另一块小石头垫在底下,使劲地往上撬,但大石头仍纹丝不动。显而易见,以他的力气是不足以搬动大石头的。孩子告诉父亲他搬不动,父亲在一旁看得很清楚,但仍冷冷地说你要尽全力。这一次,孩子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小脸都憋得通红,到后来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木头上了,石头仍纹丝不动。孩子大喘着气,颓然坐下。父亲和蔼地走到他身边,问道:“你确定你真的用尽全力了吗?”孩子说当然用尽了。这时父亲温柔地拉起孩子的小手说:“不,儿子,你还没有用尽全力。我就在你旁边,可你没有向我求援。”

故事告诉我们,全力以赴抓工作落实,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干劲,更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不仅要依靠一己之力,更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还要善于借力,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全力以赴体现的是“结果为王”“目标导向”。为了实现愿景和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要采取哪些方法和措施,要调动哪些方面的积极性,要开发和利用哪些方面的资源。

轻重缓急

世上的事按照重要和紧要程度,可以分为四类:重要而不紧急、重要而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不重要但很紧急。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干的事是属于哪一类,每天的主要精力在哪一类事情上。如果是整天忙的焦头烂额,工作还没有成效,那可能性比较大的是每天在做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如果每天都在忙重要紧急的的事情,那就很有可能忙中出错,事情重要但办不好,或者本来想把这件事好好办好,结果是由于时间紧而只能仓促完成或者应付了;也有一些人是把精力放在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上,如手机控,不停地刷屏刷微信、玩游戏,或者心理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心里不装事,无所事事,一天过去了感觉什么都没有干。这三种情况都是我们应该警惕的。我们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未雨绸缪,把重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如坚持每天阅读、坚持每天锻炼身体,重视学习,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重视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思考、科学理财等。

就教师工作而言,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备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好的教师拿到课本就能上课,并且还上的很好,因为她早已成竹在胸,她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在备课。闲时备忙时用。读书学习、教育科研都应该是我们常态工作。不能等待该评职称了,才想起来还没有优质课,还没有课题论文。厚积薄发,我们要重视平时的努力和积累,实现由量变到质变。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面对每天繁杂的事情,我们要理出头绪,做好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对事情进行分类,坚持做好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分自在和从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7681.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