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又是一个开学的季节。而今年的九月原本以为一切会按部就班,接着带去年的七二班,没想到与重组的八三班“相遇”了。在得知接手新班级后,我就开始思考怎样吸取去年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年的孩子带好。
这次的初稿与去年初次制定班规相比成熟许多,还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分享了给大家。班规初稿与班级量化分评比相结合,主要分为“十条红线违者扣分”与“十大利好为者加分”,涵盖了学习、课内外纪律、仪表规范、两会一操等多个方面,做到奖惩结合,阶段性评价,以促进同学良好习惯养成与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 在展示初稿后,我又从班级文化出发,让大家提出自己对班级的期望。最后,总结出“我们的八三,我们的班”,号召大家“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起赢”,一起努力把班级建设成正能量的班级。
(二)承 在班级文化的正能量氛围下,班规的提出变得更加容易接受,同学们没有一人提出反对制定班规。随后,我提出既然是“我们的八三,我们的班”,那么每一位班级同学都应该说出自己对公约的看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智囊团”,讨论八三班班规初稿的不足,并于公约试行一周后形成条款上交。 公约试行一周后,我与班委们结合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改进了班规的部分条款。班规的定稿较初稿加以精简,改为了“九大注意事项”“九大利好”,细化了“评价说明”,可操作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比如,结合八年级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将七年级每天的量化分统计改为每周统计一次量化分。经过改良后的公约,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于是,在打印出的最终版班规上,所有同学与班委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三)转 班级公约的顺利缔结,为我班营造和谐、阳光的班级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执行公约后,班级同学明确了自己应该做什,不应该做什么,而班级管理“有法可依”,班委管理班级更加公正,也更加轻松。由于班规是同学讨论敲定的,每个人都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每个人受罚时都心服口服。在对个别学生进行德语教育时,因为有班级公约,他们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的八三,我们的班”,就这样,我们八三班班规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缔结并实施了。
然而,就在我以为只要有班规,班级管理一切就万事大吉的时候,一场意外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由于身体原因,我住院手术在家病休了两周。离校前我召开了班委会,并交代班委让老师帮忙把两周的量化表打印出来,严格按照班规进行班级管理。本想这一切会按部就班进行,结果等回校后我要看两周内班级成员成员表现时,班委却告诉我根本就没有表。 由于没有切实有效的奖惩与监管,好不容建立的班规履约文化被打断。学生们变得不再想当初那样在乎班规,因为在他们看来,班规实行着实行着可能就不作数了。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再好的班规没有持续地执行,也是墙上的白纸,而初中的学生自我监管能力与执行能力不能高估。
(三)合 唯一的不变就是改变。这两周回校后,我在观察学生行为后决定,进一步修改、升级班规,以应对班级现在的复杂情况。希望修改后的版规能做到“全面规定,彻底执行”,通过提高可操作性、增强惩罚针对性、彻底执行、加大奖励力度等方式,促进八三班规的再次“兴盛”,促进良好班风的再次形成。 办法总比问题多,相信只要对症下药,坚持执行,总能一步步解决问题。经此次教训,我的班主任生涯得失又添了一笔,有失亦有得。 |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