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从容,风必助之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1-17 浏览:407
导读: 你若从容,风必助之 你是否还保留着心中完美的“精神领袖”呢? 如果有,我恭喜你,那是你的福分; 如果没有,我依然恭喜你,为你的成长。...

你若从容,风必助之


你是否还保留着心中完美的精神领袖呢?

如果有,我恭喜你,那是你的福分;

如果没有,我依然恭喜你,为你的成长。


我家先生在学生时代曾把才华横溢的央视名嘴白岩松视为榜样。然而,当他看到坊间网友发帖满屏捕风捉影的评价,起初不予理会。久而久之,便信以为真,甚至徒生反感。

我回应道:“遗憾!他不太好的一面可能被你看到了!致使你根植于心坚不可摧的完美形象瞬间崩塌,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与责难——唉,我真傻!竟然看走眼了!”

我家先生坦言:尽管我依旧认为白岩松的见地很有水准,却再也找不到那种仰慕他的感了!


无独有偶,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17年前出任央视青歌赛综合素质评委的余秋雨让人眼前一亮。那一年我上初一,倔强、孤僻且叛逆,喜欢写点怡情小文。在母亲的鼓励下,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断断续续阅读名著,见书架上有余先生的书《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就偷偷地拿来读。后来,他陷入涉嫌抄袭的风波,指认者言之凿凿,似乎铁证如山;还翻出他代表作当中的错误咬文嚼字,痛斥他作为学者的不严谨,戏谑他是文化商人

时值三年之后的深秋,同行的女伴问我: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崇拜他吗?我坚定不移地说:是!

她瞟了我一眼,拎出报纸上余先生的公案。冷笑道:你看人的眼光好差啊!刹那间,自尊心怂恿着我,一个17岁的姑娘心中扬起仿佛被当众打脸的羞耻,眼里顿时泛起泪花。从此,我拒绝再提余先生的名字。


我上大学那会儿,校园里散播着关于XX们的传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涉及某些人的话题,更像悬疑小说一样精彩,尤其是那些集相貌、才华于一身且特立独行的异类。其中,就有玉树临风的某某。

个头不算高大,身材比例甚好,总带着一股劲儿,走起路来飘飘然、施施然,难怪我当时突如其来地念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关于他的传言自然不胜枚举,真真假假,真假难辨。

然而,无论真相,亦或流言,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从不过问,只怀着一腔诗意美好,在青春正浓的日子,去坦然欣赏一个如善财童子一样的画中人。

一晃12年过去了,我仍然为自己没有随波逐流而喝彩。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一段曼妙如初的风景。


俗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想必正是上述个案当中主人公经历的写照。可能会有短暂的困惑,但不会太久,无一例外在众人非议之下,独善其身,没有停滞不前,因而至今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过得风生水起。

他们根本不在意那些妄言,就像白岩松谈及他名字的来由:我的哥哥叫'劲松',取自毛主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我看出世事洞明的他,不仅展现吟诵诗词气势,还有眼界和格局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大人提醒他:你一定不要和xxx做朋友,因为她妈妈不是善茬,千万别给我们惹麻烦。实际上,那个被告诫的孩子我行我素,还当众宣布:我的好朋友是他,又不是他的妈妈,他对我很好啊!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真令我们这些善于明哲保身、左右逢源的大人们自惭形秽。诚然,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与判断是非的能力弥足珍贵。


最后,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来认真审视一下周遭的人际关系。那些本应同心同德的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可能是因为一个下意识的举动,也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或者又被你偶然撞见你认为不太好的一面,引发过去经历和情绪的重播

其实,大千世界,你我得以相遇,就注定一场缘分。因为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所以,愿流年不负、时光不悔,我们美艳如初。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7928.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