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大于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提出,中国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政策对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国家间的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当然课堂间孩子们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体育课作为室外运动课,有许多需要学生合作的体育运动项目,我一直努力使学生的合作学习也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次“8”字跳长绳的体育课,大部分学生在之前的教学中已经掌握了8字跳长绳的技能,为了在单位时间内跳的更快,我依据学生跳绳的水平,进行了分层分组教学,旨在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成绩都能较之前有所提高。
令我欣慰的是,水平普遍较高的那组同学练习氛围十分融洽且情绪一直高涨,明显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中、低水平组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纷纷跑过来向我抱怨:“老师,××一直出错”、“老师,××摇绳太快”、“老师,我不想在这一组,我想去第一组”……他们相互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如果这样下去,他们的合作不但没有效果,甚至还会比之前越来越差。
我静下心来,理了理思路,集合了这两组学生,带领他们去观看第一组的练习情况。看的过程中,他们小声说道:“××摇绳太快了”、“××出错两次了”。随后,我把这两组学生集合起来,问道:“他们是不是也会出错?”他们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那他们出错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出错的时候说××加油!”紧接着,一位孩子又说道:“老师,你不公平,你给他们组分的好学生多,而我们组分的差学生多,有好几个人总是连续出错,就算喊加油,那我们也肯定没他们练的好。”听到这些话,我才忽然意识到,尽管课的一开始进行分组时,我并没有表明是按照跳绳水平进行的分组,但孩子们却很聪明,一经分组他们就给自己贴上了标签,特别是水平最低的那一组自信心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时,我忽然想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的话: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在于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他们可爱与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映射着对价值感与归属感的追求。当他的不良行为出现时,我们是否问过他们,是不是自己剥夺了他们的归属感与价值感?而我一开始的做法确实导致了他们价值感与归属感的缺失。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水平低,所以才会被分为一组,彼此之间相互嫌弃,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另一方面,他们觉得老师把他们分在一组,就是抛弃他们,不关注他们了,觉得自己是孤立的,没有把彼此当成一个团体,导致归属感的缺失。而第一组同学,正是因为有自我价值感和团队归属感,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形成了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练习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每个学生内心中都想“做最好的自己”,都想在在集体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在团队合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我顿了顿问道:“同学们,你们听过《孙子兵法》吗?”部分同学点了点头,我继续说道,“《孙子兵法》是孙武写的,又叫《孙武兵法》,是一本专门教国家如何打胜仗的军事书籍,里面有一句话叫“上下同欲者胜”,意思是,上下愿意一致、同心协力就能获胜。”他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继续说道,“老师把你们分到一组,那你们也是一个个小国家,只要互相鼓励团结协作,一定会有所提高。”
为了使学生不再给自己贴标签,我让学生自己选择队友,并通过讨论给自己组起个队名和推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组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讨论得异常激烈,并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了组长和组名。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他们自己分的组和我分的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但是给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之后,每个组员都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合作的快乐,进而产生集体归属感。
分组结束,对学生进行前测(即计时一分钟能跳多少个),三个小组测试结果分别为:84个/3 min,80个/3 min,40个/3 min,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学习水平,我为每个小组定制合理的目标,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本节课学习目标依次为104个/3 min,100个/3 min,60个/3 min。告诉学生我们本节课要跟自己进行纵向比较,不比成绩比进步,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接着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8字跳长绳的练习。练习过程中,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注重给予学生好的评价,即使他们表现不好,也给予他们好的评价。首先对学生的行为加以鼓励,然后再委婉的明确需要进步的地方。给同学们提供有效的帮助,让他们在学习当中找到自信,鼓励学生尽量多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课的最后,组织学生测试,三组的测试结果分别为106个/3 min,105个/3 min,68个/3 min。三个小组均超额完成了本节课学习目标。
教育反思
一、教育要学会放手
分层教学的时候,即便老师没有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但却避免不了部分学生对老师的分层产生误解,让学生自己选择分层,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这样他们自己也会去选择跟自己能力相当的层次,同时,第一次分层之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在各自的层次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随时调整学生的分层和分组,做到流动分层。
二、帮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学生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积极性,这在所有科目中均能体现。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就是在追求两件事,一是价值感,我觉得自己是特殊的,我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二是归属感,我知道有人爱我,我的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爱我的。
通过这节课,学生也逐渐意识到,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难有什么成就的道理。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也说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之后的课堂上,我会继续努力将团队合作的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里,那么这将是他们一生中受益的财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