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二学校有一次校际交流的活动,很荣幸也很高兴自己能够作为学校代表到善水小学参加这次送课活动。我是在上周一接到的这个通知,接到通知后我的心里十分忐忑不安。毕竟自己刚参加教学工作两年,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而言,而对方学校的教师则是参加工作十余年的老教师,我很害怕自己不能成功的完成这项任务。但我知道这对于我自身的成长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随后,我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投入到紧张地备课、磨课之中。
《牛和鹅》这篇课文是第六单元的起始课,而这一单元也加入了新的学习要求——学习给文章作批注。备课前我先深入研读了教师用书,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有四点:一是认识“谓、拳”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等15个字,会写“甚至、顽皮”等14个词语;二是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三是能借助相关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鹅袭击时的心情;四是能说出“知道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如何在40分钟,将这四点学习目标完成呢,我陷入了谜团之中。抱着学习的心态到网上搜索这篇课文的优质课,可网上的优质课只处理了第二个学习目标。如何将这四个学习目标融合在一起呢?刘校长帮我解开了这个谜团:教学时,先将本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呈现形式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批注,初步感知批注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五处批注,与同学交流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接下来让学生再读课文,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给课文作批注,并在交流批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用批注的方法理解“阅读链接”中的文本。
经过一个星期地授课、研讨。《牛和鹅》这一课我在年级组两个班里上了三次。三次中都有不同的感悟,在授课的过程中感觉课程很好推进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这和我们学校一直打造“倾听、对话”的课堂有很大的关系。经过三次的磨课后,我来到了善水小学。在授课前与他们学校的老师简单的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这个班的孩子平时不爱回答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我也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参与度并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但是我一直放平自己的心态,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在最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才被调动了起来。在评课时,知道了这个班是卫星班的接收端,他们在平时上课是通过班班通观看别的老师进行授课,自己只是旁观者。我们还是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交流、探讨,学习才会真正的发生。
每一次经历对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在这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也看到了自己还有很多需要进步、需要学习的地方。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捷径而言,只有自己不断地去阅读、实践、反思,才能获得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