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为 “高 度”? ----映山红遍文苑 青春无私奉献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1-20 浏览:416
导读: 何 为 “高 度”? ----映山红遍文苑 青春无私奉献 郑东新区文苑学校王静 某一天跟朋友闲聊,突然说起来“高度”这个词,这个被我忽视了很久的词一下子跳出来,让我停下脚步深思。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就是从地面或是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也可以是物体的...

何 为 “高 度”

----映山红遍文苑 青春无私奉献

郑东新区文苑学校王静

某一天跟朋友闲聊,突然说起来“高度”这个词,这个被我忽视了很久的词一下子跳出来,让我停下脚步深思。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就是从地面或是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也可以是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其次高度还是个比较的概念,是程度很高的,与人的心理联系起来,就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文化内蕴,我要说的应该算是后一种吧!

我们都知道:“站得高才能望的远”,做任何职业都要有自己所理解的“高度”。科学家所站的高度不止是研究出一项实验成果给自己带来的荣耀,更主要是这项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工程师设计师建造出伟大的建筑,难道只是为了挣上一笔可观的设计费用?同样历史上那些流芳千古的大师们,有几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或是眼前利益与人同流合污苟且生活的?平凡之人的伟大壮举固然可歌可泣,但一定是因为时常保持着自己的“高度”,自己的“责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才至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像黄文秀、李芳、张玉滚等这些被我们记住的时代楷模,不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吗?

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才算是一个有“高度”的教育工作者呢?先说说我们身边熟知的孟晓莉校长吧,她首先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教过的学生回忆起她的严慈并济,她的爱生如子,她的幽默风趣,她的博学上进……这些伴随着学生一生的好习惯好品质一定是她具备了当时许多老师所不能“看到的高度”;现在我们看到的孟校长,既有教育家的高度又有管理者的雷厉风行、敢作敢为,从昆丽河的默默无闻到扬名全国,从文苑的一片荒地到生机盎然的未来,孟校长从来都是心系师生一心为公,在学校的发展上从不拘泥于小节,不考虑个人得失,从大局着眼细节入手,看待问题的高度令人自叹不如。

我们可以不跟任何人横向比,但是一定跟自己纵向比一比,想象一下自己10年后20年后的工作状态、学生的成就和自己的生活等,满腔的热血青春的汗水是否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的后起之秀祖国栋梁?还是变成一道干涸的小河早已无可取之水?像我为人师的时间一晃25年过去了,这中间有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如何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走到现在头发花白却还依然不到半桶水,和广大的教师一样熬过了自己的青春,挥洒了一地的汗水,说出的话是妈咪玛尼哄@@#¥%&*.---,比唐僧念的经多了去了,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留在脑海里而且能回忆起来,当然是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有成就的学生未必真的还记得我们当初的谆谆善诱,有改变的家长也不一定牢记我们曾经的苦口婆心,但是我们不要怀疑自己为人师的担当和责任。即便是我现在文苑学校没有带班,每天依然迎来送往这一批批熟悉而又叫不上名字的面孔,在每天早起的值班中,在每天的进班听课中,在课间的随机巡视中,顽皮的、爱笑的、看到我还要拥抱的,我的心也跟着他们一起欢喜一起忧伤,一起紧张一起舒缓,我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照样能感受到作为老师的被欢迎和被尊重,看似我不属于他们哪一个班级,但好像又都属于他们。同样在办公室愉快的问候中,在相互切磋的教法里,在粉笔字的号召下,我跟我的文苑同事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特别是在本周的配餐过程中,刘瑞校长早出晚归的坚守,王晓红校长上下协调的周到,周玉芬主任无怨无悔的辛劳,王海英主任耐心细致的引导,沈培超主任默默无闻的担当……还有还有……所有的老师排除万难齐心协力,我们用瘦弱的双臂抬起沉重的餐桶,我们饥肠辘辘的笑看狼吞虎咽的孩子,我们双眼朦胧脚步沉重的去纠正睡姿不合适的学生,这是不是超乎普通人的“高度”?我们用一双既能写字又能抬餐打饭的手,描绘着文苑的秋天,用激情奉献的青春植下满山遍野的映山红,我们这颗爱校的心比映山红还红比钢铁还坚,这同样也是因为作为老师的我们,所站的“高度”无人可比,明白肩上的责任无人可担,只有坚定国家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不动摇我们已为人师的不悔选择,用实干家、教育家的“高度”看待学生的未来、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刻苦磨练中完成自己人生的转变,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时代新人天之骄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044.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