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来都不是某一方的孤军奋战,教育过程的完成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沟通合作。
“老师,呜呜......”
“怎么啦?先不要哭,告诉老师怎么了”我边帮小a擦眼泪边问。
“訾老师,咱们班小q打我......”
我问清楚前因后果,发现错在小q,我开始头疼了,我可是前两天刚找他谈过话。班里有一个叫小a的孩子,个头比其他小朋友稍大些,却喜欢动手打人。
星期三下午放学,我和小q的爸爸聊了聊,这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我至今都有尴尬的感觉。
小q爸爸说,小q个头比同龄孩子稍大些,所以喜欢跟大一点的孩子玩,在他们小区里有一些孩子习惯不好,就带着小q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但是他经常教育孩子不要动手打人。说到这里欲言又止的小q终于忍不住说话了,“是你说我可以打人!”小q语气里满是委屈和不解,也夹带着埋怨。
当时我就愣住了,说实话真的是尴尬,我当时看着小q不知道他的爸爸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觉,第一表情是什么。他的爸爸说,我怎么会叫你打人呢,打人是不对的,在学校可不能打人。努力打破这尴尬我说,对呀,爸爸怎么会教你打人呢?不管怎么样,打人是不对的,现在我们是一年级的学生,要遵守一年级的行为规范,现在我们先约定一周之内不能动手打人,做到的话让爸爸给你奖励,老师也会给予表扬。孩子总归是想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我和小q爸爸说,小q很聪明,但是家长不管多忙都不要忽视孩子的教育,孩子刚上一年级,正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老师,家校合作,教育观念一致才能对孩子起到好的效果。
所幸孩子爸爸也想让孩子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一致,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经过努力小q几乎没有在班里打过人,而且表现得很积极,现在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我的得力助手。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相结合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教育才会真正的起作用,家校社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的结合点正是沟通合作。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家校社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