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信留言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1-26 浏览:442
导读: 一条微信留言 发表了一篇博文,《我看“三个半馍”现象》,转发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 当我看到“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用强迫。”这条留言确确实实让我震惊了。...

一条微信留言

发表了一篇博文,《我看“三个半馍”现象》,转发到了我的微信朋友圈。

当我看到“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不用强迫。”这条留言确确实实让我震惊了。

我想,这样的家长也是自小被父母宠坏的孩子吧。

“不好吃”,难道就可以成为随意丢弃粮食的理由吗?

每日里,我都会让第一个吃完饭的孩子看着泔水桶,用这样的强制手段,告诉学生“粮食绝对不能浪费”。

可是,还是有学生把米饭掺在菜里倒掉。

我不知道,这些习惯“倒饭”的学生有没有听说过“浪费粮食可耻”这句话。

“不好吃,就是不好吃!”这句话也许说得很真实,但也很讽刺,家长如此骄横地维护自己孩子的评论,让我为学生的素质而感到担忧。

这位家长的“独特性”,是一种多么不负责任的叫嚣啊!好像全世界都和他有仇一样。

王国平在他的《人生不较劲》一书中有一篇文章《个性的风景》,文中说:我相信,每个人如果肯定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亲历亲见,由此来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那么人人都能说出一些让别人感兴趣的、有价值的话。可惜的是,人们往往非常马虎地对待自己的亲历亲见,不愿花时间来回味和思索,留在记忆中的只是一些零乱的印象。于是,一旦开口说话,说出的多半是社会上的定见,自己的亲历亲见几乎不起作用,人云亦云遂成普遍想象。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个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独特的美,而“有个性”可能就有了讽刺的意味。如果,你能对你做的事、说的话承担责任,你就具备了“非凡之人”的个性;反之,你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在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日趋丰富的国家里,那些穷苦的日子才离开我们有多少时日?因为艰苦奋斗,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言传身教于我们的孩子,即使“不好吃,也要吃进肚子里,因为你已经选择了它,就应该对它负责到底。”,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培养的是有素质的中国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

感谢这位“有个性”的家长留言,让我对日后的“午餐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149.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