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备课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2-04 浏览:989
导读: 深度备课 ——中心校大教研听课有感 本学期以来,中心校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每个月都会举行中心校级的大教研,本学期以来已经参加了三次这样的大教研。从这三次大教研的听课中收获很多,也很让自我反思。 在这三次大教研中,讲课老师都是准备充分,很好的展示了老师的基本素能,从备课角...
深度备课

——中心校大教研听课有感

本学期以来,中心校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每个月都会举行中心校级的大教研,本学期以来已经参加了三次这样的大教研。从这三次大教研的听课中收获很多,也很让自我反思。

在这三次大教研中,讲课老师都是准备充分,很好的展示了老师的基本素能,从备课角度来讲,都能从知识角度,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但从学生角度来说,我们提倡深度学习,但对于老师来说我们一样需要深度备课。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在上课时候更多是依据经验而备课上课,有时因为其他事物杂多,就直接采用网络资源直接上课,真正深入教材,深入教法,深入学生的备课并不多,甚至一些老师不知从何入手去备课。这也让我想到了深度备课的问题,深入备课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备课,是基于学生学情的备课。

一、深度备课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备课

说到真的备课,可能更多的老师会首先想到的是教参,也就是教师教学用书,这的确对于知识的分析比较透彻,给出的也有相应的教法提示以及教学建议。但教师教学用书上为什么这样建议呢?其实,这和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保持一致的,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学科课程标准上都能找到,每个知识点在哪一个学段?学生具体应该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应该怎样达到这样的目标?这些具有方向性的、具有指导性的东西,其实在课程标准都有相关陈述。因此,要达到深度备课,必须研读学科课程标准,找方向、找目标、找方法,依据课程标准而备课,依据课程标准而备课。

二、深度备课离不开备学生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班级都是不一样的集合体,这些不一样决定了同样的知识、同样的方法在其身上不一定真的会适用。这也决定了在备课的环节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因素,从而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以便学生能在课堂上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本身就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真正的课堂正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下,孩子们重现知识形成过程的过程。因此,深度备课离不开备学生。

当然,深度备课远远不仅仅在于基于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还有更多的因素蕴含其中,这是一个和深度学习一样可深入研究的话题,也是和浅备课相对的话题,但,无论怎样,教师备课是天职,深度备课是上好极其重要的因素,备课不能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是能够其实达到教学效果的深度备课。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329.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