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美好都在于你
回首几度春秋,在粉笔末的飘落中,岁月已悄然逝去。走上讲台已有十二载,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中,我一直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也慢慢的体悟到我所有的美好都在于你----我的学生们。
我和所有的教师一样,热爱这个职业,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把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有人说:老师是天底下最平凡却又很崇高的职业。我认为,老师其实是最好的服务员、消防员、协调员、调查员等等,我们身上的标签很多,但统称为“教师”,就是教书育人;教好书,是我们的天职,育好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而所有的对象就是孩子,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对待学生,其实就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活,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影响教育,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我们身边,那就是求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有他们,我们才更有价值。
今年我们班的学生特别调皮,我是想尽一切办法与他们融为一体。由于他们彼此太熟悉,捣蛋的孩子经常一不小心就聚在一起,为了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也为了让他们没有机会聚在一起捣乱。为此,我每天是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教室,只要有空就坚持和这些调皮的孩子们聊聊天,鼓励鼓励他们;在与他们交流时,只说优点,看到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在教室大肆表扬,需要批评了单独教育;因为我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是最聪明的,他们也渴望老师关注他们,只不过是他们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用的方式也与常人不同。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同时也能很快的掌握班里学生的最新动态,虽然他们不让我省心,但我也在不断地告诫自己,如果没有他们,怎么会体现出我的能力呢?这样一想,看到他们就舒服了许多,平和了很多。想让他们不捣乱是不可能,但能减少捣乱的次数,这就是很大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我对他们的要求;现在每一个调皮蛋都知道他们在老师心里的重要性,也想给老师留个好印象,捣乱少了,学习也提高了。我班的吴铭翔调皮坐不住,但与他相处中,我发现他特别善良,并乐于助人,也特别懂事能吃苦,但小毛病很多,每天给他加加油,鼓励鼓励,他慢慢的就变得不一般了,学习不落下,尽管还是那么爱动,但能在同学呕吐时及时伸出援手为同学清理呕吐物,教室的垃圾没有交代主动捡拾,从这些很平常的小事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善良与豁达。调皮蛋在变化,优秀的孩子不用过多的语言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班里的那些默默无闻的孩子们也需要老师的关注,他们渴求老师关注他们,但又没有优等生的自信,也没有调皮学生经常在老师面前刷存在感的那份勇气,只能沉默沉默再沉默,关注到这些,我开学就为自己下了目标,每天链接一名学生,目前为止,每一个孩子我是了如指掌,也能与他们打成一片,用我们班同学的话来说:老师,我们是即害怕有喜欢你呀!这对我是多大的褒奖啊!我快乐着,因为他们,让我感觉工作是如此的美好。所以我会继续坚持与学生们链接,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作为班主任,我力求把最好的给予我的学生们,进入了三年级,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总想和我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然,老鼠总是被老猫一招拿下,但强硬的手段不能让他们信服,现在需要和他们讲道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就尤为的重要,每天的幸福小班会上,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碰撞,有所收获,这让他们增进了友谊,并提高了他们交流能力。学会感恩,才能让学生成长,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每周五的中队会也是我班学生所期待的,除了开好固定的有主题的队会课之外,后面的半节课也是我们集中讲解本周的纪律、卫生、学习的情况汇总,有奖励有惩罚,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也有落实,每一个细节我都会斟酌很久。平时看到学生在书写时趴到了桌子上,在阳光下看书,走路也低头看,我真是着急极了,他们年纪太小,但有的已经带上了厚厚的近视镜,这都是不良的用眼习惯造成的。每一节上课我都要不断地提醒,但效果甚微,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了解到我们班的赵凌霄家长在医院上班就在眼科,与他妈妈讲了孩子们的现状后,她主动来我们班为孩子们讲了一堂生动的“预防近视”的课程,孩子们在学习中看到自己平时不良的用眼习惯会造成不良的后果,都纷纷抬起了头直起了腰。这就是我们的队会课,有趣而又有意义。学生慢慢已经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不利用好队会课,那么与他们沟通会变得困难,这对我的班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说和学生的相处让我感觉有成就感,那么家长们的积极配合也让我轻松许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开学的第一个月,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坚持每天链接一名家长,先从捣蛋鬼开始,经常与家长电话联系,每天用校讯通提醒家长,该督促孩子回家做好作业,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孩子有了什么进步,孩子生病了,这段时间学习状态如何,哪方面知识掌握不好,需要辅导,如何辅导等。点滴之中,让我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每一次的活动,我都会拍视频或图片到微信群中,孩子们的社团课我参与其中,时刻发送班级动态,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都学了点什么,都参加了什么活动,虽然我是老师,但更重要的我也是一名家长,他们都渴望看到自己孩子最优秀的一面,所以我们的群里随时能看到孩子们学习时的情景。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信任我。把家长看成是合作伙伴,相互尊重,责任共担,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班的李默涵,父母离婚,他跟着父亲生活,由于家庭中缺少关爱,刚进班时谁都不愿意和他坐一起,都知道他总是欺负人搞破坏,开学的第一天我最先和他爸爸进行电话家访,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对我原本的计划进行更改,多关注一下他,多鼓励一下他,我发现他在慢慢的不断变化,打架次数少了,上课认真听讲了,但总是周末不做作业。了解到原因是他爸爸从来不看作业,他觉得没必要就不写了。于是,我每周日都会给他爸爸发短信提醒,告知他除了工作更要关注到自己的孩子,虽然刚开始他也觉得我挺烦的,把我拉黑了,但我我除了用短信发送之外还用微信发,打电话,慢慢的,他开始看孩子作业了,能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了,又重新把我添加成了好友,有事能和我沟通了,孩子也自信了。这其实就是家校合作的结果,锲而不舍,让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了。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中,经常会有家长发信息讲孩子回家高兴的说:我们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又表扬我了,我可喜欢英语老师了,如何如何,喜欢在学校的感觉等等,孩子的一两句轻描淡写的评价胜过我们的一堆无谓的自夸,所以孩子是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一座很大的桥梁和基础,更是家长满意的最大筹码。这也让我平常在做事务的时候,更加用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她们的关怀、爱、包容、理解、不易、细心、认真、负责…只要孩子对老师有极大的认可,便是最好的家校沟通。为此有活动时,我们家长的参与度总是特别高。其实在平时的家校沟通中,不是为了给家长告状,不是为了敷衍家长,也不是为了指责家长,更不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而是教育家长使其成为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教育孩子的盟友,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让家长满意,为了自己班级的稳定。所以,有你们真好,我的家长朋友们!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根虽苦,果却很甜。”在追梦教育的路上,我愿做一只快乐奔跑的蜗牛,教学不止,耕耘不辍,与学生和家长们一起成长,因为,我所有的美好都在于你,我的学生,我的家长朋友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