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现象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2-12 浏览:550
导读: 学生进入八年级已经半年了,近期有非常多的家长特别困惑自己的“乖宝宝”变了,他们会:顶撞家长、不完成作业、讨厌学习、故意损坏公物、与社会人士联系……学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自己的家长惊呼:我的孩子怎么了,我哪里做错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学生的这些表现是比较正常的,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初...

学生进入八年级已经半年了,近期有非常多的家长特别困惑自己的“乖宝宝”变了,他们会:顶撞家长、不完成作业、讨厌学习、故意损坏公物、与社会人士联系……学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自己的家长惊呼:我的孩子怎么了,我哪里做错了,我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学生的这些表现是比较正常的,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初二现象”。进入初中二年级后随着学生生理的发展,他们的心理也开始朝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随着学生人格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突破家长和老师的管教,渴望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因此,我们应当放下焦虑不堪的心情,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言行举止,但同时我们又要采取恰当的做法帮助学生度过这一段最不稳定的时期。经过半学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尊重学生

在与学生和家长交往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家长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往往一见面就是大声的呵斥或者威胁或者是诉说自己的种种不易,这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情绪极其的愤怒,更为过者有的学生会伤害自己或者家长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八年级的学生是非常敏感的,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与尊重,他们不再满足家长的“束缚”与呵斥,而是想与家长和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所以,在面对家长的一味指责时,他们不但没有了反思之心,更多的是反抗的情绪与行为。

因此,我们在与这个阶段的学生交往时应当放低姿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只有我们先尊重了学生,不一味的从道德层面上对他进行指责与批评,那么学生往往会接受家长的话语。同时,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当注意场合,尽量不要在人多的场合过分的指责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发现同样的一个学生在人多的办公室时,他的态度往往很蛮横、行为很激烈;但当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没有其他人在场的办公室时学生往往能够相当的配合的讲出心里话,更能认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所以,我们在和这个时期的学生交往时首先要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场所放与他平等的对话。

二、 陪伴学生

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一时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叛逆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缺少了家人的陪伴。这一时期的孩子的家长基本上都是处于事业的上升期,都忙着挣钱养家糊口。因此,大部分家长都只是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关注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对家长的认知产生了偏差,让孩子认为家长的眼里只有工作和金钱,完全没有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每当家长在诉说自己挣钱不易时,学生往往会嗤之以鼻,这种场景既寒了家长的心,又疏远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部分学生就会以“犯错”来抱负或者引起父母的关注。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们为人父母的应当全程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在前行的路上时可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我们可以每天回家后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聊聊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但是我们在聊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评价学生的对与错,特别是不要过多的去指责学生,否则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愿意说了,因为说了只会挨吵,他们会认为你不懂他;我们可以抽出时间陪学生写写作业、看看书,切忌在他写作业或者看书时你在玩手机,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无论是感情还是亲情,它都需要用时间和真情去用心呵护,陪伴的时间长了,即使是一块顽石,我们也可以用一颗真心把它焐热了。

三、 要求学生

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认知上往往存在着冲突,他们羡慕外边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同时又苦恼于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在与学生聊天时我喜欢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往往得到的答案是“老师,我不知道”,我会追问“那你父母对你来学没有要求吗?”“老师,他们对我没要求,只说不要在学校惹事”。每当听到学生这样回答我就一阵心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需要我们帮助他树立远大的理想,确定明确的目标。

俗话说“无事生非”,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事做、有梦想去追,我们可以每天晚上回家后帮助学生制定出明天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帮助学生慢慢的培养责任意识和成就感,那学生的状态就会慢慢的提升,学生的其他问题就会慢慢的减少,当学生习惯于自己制定、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我们就可以全身而退。

每个孩子的成长史都是一个绚丽多彩、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我们家长和老师也是这个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动人篇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任何波动都属于正常现象,我们需要在“战略上进行蔑视,在战术上进行重视”,同时我们要多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529.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