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伯纳的另类爱情:相信爱情失了他(她)还有芳草地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19-12-18 浏览:620
导读: 萧伯纳,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可成为大家者,他们大约都有着自己不凡的成长经历。如此,他们才成就了他们不一样的艺术。 萧伯纳,也是其中一位成长经历不同凡响者。他15岁因家庭贫困辍学,当过地产公司的抄写员、会计。父母离婚,跟母亲来到伦敦,想以写作谋生,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却不过6英镑。后来...

萧伯纳,是大名鼎鼎的剧作家。可成为大家者,他们大约都有着自己不凡的成长经历。如此,他们才成就了他们不一样的艺术。 萧伯纳,也是其中一位成长经历不同凡响者。他15岁因家庭贫困辍学,当过地产公司的抄写员、会计。父母离婚,跟母亲来到伦敦,想以写作谋生,长达九年的时间里所得的稿酬却不过6英镑。后来在易卜生影响下,开始戏剧创作,从此逐渐成名。

也许大艺术家都是有着成长经历得不同凡响之不凡思想,才成就了他们不一样的生活。萧伯纳,也应是其中一位思想不同凡响者。萧伯纳是个酷爱"写信谈情说爱"的人。此举,也不同凡响。

萧伯纳比爱兰·黛丽小8岁。他从1892年第一次给著名女演员爱兰·黛丽写情信算起,一直坚持写了30年,通了300封信。萧伯纳与爱兰·黛丽通信很奇葩,在这30年里,他与通信女人同在一个城市居住,相距仅有二十分钟的步行路程,但他们从未约会过一次。

在他们的谈情说爱里,他们太追求浪漫"隔空喊话"的距离美,太追求爱的"经典文雅",太追求爱的"灵魂纯洁"。在他们的谈情说爱里,他们少了肉体的放纵"庸俗",致是他的爱情更有人类"另类"的思想追求。萧伯纳这种爱情方式,从现代爱情方式来讲,似乎是"单相思"的结构,或者是一种病态恋爱的"单冷痴狂"。他觉得如此"谈情说爱"很浪漫醉人,不知爱兰·黛丽女士如何看。如果爱兰·黛丽女士,也喜欢他这种浪漫。他们之间的这种浪漫真的叫"另类浪漫"。如果爱兰·黛丽女士,不喜欢他这种浪漫,是萧先生一厢情愿。他们之间的这种浪漫,真的只叫"另类萧伯纳单相思浪漫"。

爱兰·黛丽去世3年之后,1931年,伦敦的坎士塔布出版公司出版了一部被人称为《萧伯纳情书》的集子。这是萧伯纳与爱兰·黛丽女士坚持写信30年,彼此写的情书。

爱兰·黛丽在一次回信给萧伯纳中讲到:“原来你和我正在从事世界上最好的两种职业:恋爱和工作。”他们因工作而彼此谈情说爱,爱情被当成了深爱的一种工作,一直30年。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萧伯纳从1892年起和爱兰·黛丽通信联系。他与爱兰·黛丽在通三十年的书信间,爱兰·黛丽已结婚,做了母亲,并做了祖母,而萧伯纳也于1898年和潘里馨结婚。

他们的谈情说爱是西方人"开放复杂“的。他们又是"恋爱与工作"复杂谈情说爱式,或是"婚内精神出轨式",或是"灵魂情侣式",或是"灵魂情侣与友谊混杂式"等等。

如果从现代中国人对"只谈恋爱不结婚者"的新判断法来判断爱情,萧伯纳他们如此"爱情",是"耍流氓式"的。

1918年,61岁的萧伯纳给70岁爱兰·黛丽的信中写到:"在我的心坎里,没有一个女人可以代替你的位置。我以往对你说过的一切最轻佻、最放荡的话,现在依然有效,我一句也不收回。我是无可救药的。萧伯纳是深爱爱兰·黛丽而且很执着,又很轻佻放荡的合适,并"无可救药"的迷人。

爱情,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创造了它,让它把人的肉体与灵魂融为一体,并升华到人之人生最神圣与美妙的境地。这爱情的产生与存在,是因人之性欲的存在自然而生,也渐有人类文明进步的缘故而美,也渐有人内心精神优点与弱点的存在而复杂。

爱情是个说简单又真得是很简单的一个无形物。它会因人"一见钟情"而产生,人的第六感就会使人说不清的笃信于它。它会因人爱的纯粹,女人会不计后果的嫁人,男人会不计前嫌的娶她。中国古代就有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的人鬼情未了、孟姜哭长城的悲催爱情故事、牛郎与织女演绎的人间烟火比天堂甜美要好很多的爱情剧。爱情,真的就是人间最文明的火种,会点亮人的纯真与情切。

爱情是个说复杂又真得是很复杂的一个无形物。自古至今,中国人演绎过太多爱情悲剧与痛剧。两个人爱了却不能在一起,却要以死来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故事就是一例证。两个人爱了却非要在一起,却要不信那个"鬼",只信自己的心。《白蛇传》中许仙与白素贞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就是一例证。两个人爱了却不能长厮守,却要以两人阴阳相隔来示爱。孟姜哭长城的悲催爱情故事就是一例证。

萧伯纳与爱兰·黛丽的爱情,也是复杂的另一种爱情。这种爱情不是太"道德",但符合人性的弱点需求:爱情因为太纯粹、太自私、太自我所以人让爱情太易在人与世的变迁中产生变数。萧伯纳与爱兰·黛丽的爱情就是悄然在婚内出轨精神的爱情背叛的一例。

两个人爱了,有理论性的绝对"天荒地老"存在,但绝对没有现实中的"白头到老"的一成不变。

我想:人在爱情的舞台上,要保有自己那个角儿的鲜亮,其次让对方那个角儿也鲜亮,这里有彼此的理解、包容、提升、经营,最后,彼此学着向"天荒地老"的长久走,不害怕路遇失望与绝望,永远相信爱情在自己这里。

爱情失了他(她),还有芳草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664.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