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教学课堂,无限的精神财富
——中南、华北、西南十省市数学优质课观摩学习感想
创新大道小学 何慧玲
2019年11月28、29日,创新大道小学的数学老师一行六人来到太极之乡——河南省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参加来自全国十个省市区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两天的时间,我们享受着数学的滋养,领略名师的风采、聆听专家的点评、也反思着自己的差距……,在品尝着一顿顿精美的数学大餐同时,也引发了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满满的收获:
1.只有精心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在每一节精彩课堂的背后,我深深感受到了每一位执教教师在课前的精心预设,每听到一节课的精彩之处,就不由自主的感叹,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设计,这样的设计我怎么想不到呢?比如第一节席争光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一课,正所谓十年磨一剑,重温经典,魅力无限,席老师的课磅礴大气,从课堂的引入,到对图形周长的思考,再到自主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后数学文化的渗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扎实到位;第二节课孙振华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动画演示的小蚂蚁绕树叶一周,形象直观的阐述了周长的定义,再通过描一描、画一画、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程华碧老师执教的《四边形间的关系》,创设了有营养的数学,让学生喜欢吃,喜欢动,有营养,能消化,分角色进行活动,带着孩子们完“翻盘‘坐’ ‘站’”,在趣味无穷的游戏活动中感受四边形的特点,体会四边形的关系,对四边形进行有序分类;旷海彬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巧妙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入了不一样的数学世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把问题转化为工具,再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每一节课都是精彩的、高效的。
2、抓住数学本质,展开学习活动,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12节课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抓住了知识的本质展开教学,让学生的学习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在老师为学生营造的“看、想、说、做”的情境中有效发生,在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发生。比如旷海彬老师执教的《梯形的面积》以“活动经验”为主线,旷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梳理过程中搭建起探究新知的新天地,探究梯形面积公式时,旷老师则没有过多提示,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沿的一半剪开再拼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一种方法都是学生深度思考的成果,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再加上陈老师幽默的语言,学生时而皱眉深思,时而展眉一笑,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探索交流中得到拓展与提升。还有湖北高泓老师执教的《负数》,抓住了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负数,主要突出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来组织数学活动;焦作市罗聘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让学生操作,引导他们去发现图形转化中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构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重庆市金剑老师力图让学生经历看的见的“学”,留得住的“痕”用得上的“研”,唤得起的“思”这样一些学习历程,让学生经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经历比较、分析等数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史发展的过程,经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3、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这些名师的课堂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尽管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是课堂上往往舍不得放手,生怕学生探究不了、说不明白,常常用老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给学生独立思考特别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在这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中,每位老师都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竭力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走向讲台,当一当老师,从学生的精彩表现中,可以看到孩子们思维火花的跳跃,看到他们活动成功的骄傲和自豪。而老师则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世界的“引路石”。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的发言迎来听课教师一声声赞叹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教师们精彩教学艺术的赞叹。
二、我的思考
精彩的课堂,让人品味,让人回味;让人反思,让人深思,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1、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学习资源。
这些课给我最大的感触依然是他们对课堂的精心预设,课堂的精心预设建立在真正读懂教材、了解学生,找到知识本源,学生学习起点,深入了解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进行新知学习必须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有多少人了解?了解程度如何?然后以学生学情为起点展开教学设计,有效开发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发生。
2、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
12节课中既有教师们提前预设的精彩,更有教师们巧妙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让生成走向精彩的神来之笔,这既需要我们深厚的教学功底,更是来自于我们对课堂的细心关注,我们要用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使课堂的每一个意外都变成一个可以利用的惊喜。
课堂是有限的,而思考是无限的;短短两天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我的收获是无限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