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哒哒哒哒”响了一个上午,空调在旁边“呼呼呼呼”配乐伴奏,忙碌的一个上午就这样结束,中午吃饭时一边往嘴里塞食物,一边翻开手机微博,一不小心翻看到了我的母校——河师大的信息。
曾经有人问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你可以吐槽千万遍,却不能听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我想大概每个人都是这样吧。河师大在新乡,那个我曾经住了四年的地方,它塑造了我、包容了我、承载了我,现在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着每一个步入校门的人,以他的博大、深邃、宽容。
师大是个很美的学校,初入校门伫立着高大的毛泽东像,石像两侧各有一块巨石,镌刻着河师大的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学校以这八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后延伸便是师大的图书馆,这个学校里最热闹又最安静的地方,他总是人满为患,找不到一张空着的课桌,可谓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了,但他又是最安静的,图书馆的读书区,甚至长廊上的人都在安静的阅读、写作,没有一点声音。
学校的林荫道上种着一列银杏,枝繁叶茂,宽大的枝丫向外延伸,夏天走在路上也满是凉爽,最具观赏性的是秋天,银杏树叶变黄 纷纷扬扬的落在路上,踩在上面,看着树叶悠扬的飘落,你的脚步也会不由得变慢,初秋的暖阳从树枝的缝隙里洒下斑驳、细碎的阳光,放空自己,就这样慢慢地走吧。散漫的你会看见行色匆匆的师大学子抱着书疾行而过,不用说,一定是要去阶梯楼上课或者上自习了,师大西校区的阶梯楼拥有学校的长明灯教室,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这里学习、背书、自习,所谓长明灯就是整晚不灭,供一些夜猫子通宵看书,陪伴整晚的星光。阶梯楼坐落在图书馆的左侧,右侧是学校的田家炳楼,我们曾在那里来往穿梭,一起自习,一起上课,青春的日子里,诗和远方都在。
若是学累了,可以来学校的小花园逛逛,假山与游鱼飞鸟,总会使你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细长的小径,枝繁叶茂的植物,这是师大除图书馆之外的又一片幽静之地,拥抱自然的幽静,晚上自习结束,看到小花园里暖暖的灯光,你的眼里暖暖的,心里暖暖的。
师大有许多个性鲜明、博学睿智的的老师,他们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我的古代文学老师以他广博的学识征服了许多学生,文学理论老师把我的室友变成了疯狂的小迷妹,现当代文学老师一度是我的人生偶像……师大每每喜提热搜总是在期末是考试时,那个时候无论你在那里都会看见学生在背书、背书、背书,图书馆一坐难求,教学楼需要抢占,回过头你发现背书的学生已经抢占了食堂,虽然我们这种学习方法一度被美学老师批判过,但他已然形成了这种学习方式。
或许我是个喜欢怀旧的人,毕业后我曾不止一次回到师大,漫步在校园里也装一把学生,师大有安定人心的力量,步入校园就找到了归属感。她记载了我最美年华的喜怒哀乐,曾经在我的人生里驻足、留恋,是我内心永远的温柔,很难想象,再过五年、十年、二十年时候,我再次步入师大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我们一年又一年的离开,师大永远的年轻着,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步入这座古朴的校园。
她温柔的走过我的人生,是我内心永远的纯净、永远的温柔。
任凭光阴流传,我知道、我记得,我曾来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