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距离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1-11 浏览:508
导读: 一句话的距离 “请问您需要点些什么?”一位扎着马尾的年轻姑娘走到我身边,弯腰问我。 “今天,我不想点什么,我只想读书。”我有些反感她的强迫消费。 她用手中的笔敲了敲...

一句话的距离

“请问您需要点些什么?”一位扎着马尾的年轻姑娘走到我身边,弯腰问我。

“今天,我不想点什么,我只想读书。”我有些反感她的强迫消费。

她用手中的笔敲了敲桌边,“这个座位是留给消费的读者做的,你看。”

我开始收拾笔记本,笔袋和水杯。

“请问,你需要消费点儿什么?”她又一次逼问我。

我心想:这家书店是穷疯了吧。

“前几次,我在这里买过几本书,也吃过你家的冰激凌和蛋糕。”我合起周国平《幸福的哲学》这本书,“我选择站着。”

“那你请便。”她生气地离开了,而后又走到我斜对面的男生面前,“先生,坐着读书是要消费的……”

还没等她说完,这位大学生模样的男人就站了起来,“我也选择站着读书。”

我们俩离开座位,这位服务员又去寻找其他的没有消费而坐着看书的人了。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开始讨厌起了这个文质兼美的书的世界。

是的,书店也要活啊。但这种“消费就座”的买卖交易,好像与书并无多大关系。

“消费就座”的言外之意就是读书的人买了店里的冰激凌、面包、奶茶、饮料等吃的喝的,才可以坐在座位前“享受消费”。

我在书店里转圈,找周国平在书中给读者的读书建议,——真正的读者应该有较高的读书品味,读《史记》,读《诗经》,读《红楼梦》。如果你还没有读过或读完这三本书,那你就不算一个真正的读者。

我在找《诗经》,可惜没有找到。

看到一本泰戈尔的诗集,92元,似乎确凿又太贵了。

我在心里说: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

这里的诗太贵,没有诗意的远方,也注定是索然无味的。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花和远方的书舍,——一个离我家有一里多地的优雅而又温暖的读书的好去处。穿过街边的花园,闻着一路冰清玉洁的腊梅花的淡淡清香,转一个弯儿,推开一扇朱漆小门,就到了优雅静美的“郑品书舍”。

第一次听说它,是一位老师的偶然说起。

第一次遇见它,是在微雨中自己刻意寻求的结果。

“我们这里不卖书,只借书,如果您离这里比较近,就不用办借阅卡,当然,借阅卡不收押金,只收信用,您只要定时归还借阅的书籍就可以了。”

这里没有出售的消费品,——书、玩具、吃的、喝的,当然还有变相的“时间”和“座位”。这里只有书和读书的大人小孩,只有想读什么就读什么的自由,这里只有难得的清闲和舒服,这里也只有知己般的彼此纳悦和谦恭。

所以,这里,可以成为我以后生命中最好的归宿。

所以,就是这里,让我不怎么再害怕慢慢老去的孤独和落寞。

因为,这里有一群高贵的灵魂在争取精神的自由和优秀,这里,就是高贵的灵魂安心栖居的地方。

所以,一句话的距离,有时就是天涯,而有时却是咫尺。

希望,在这喧嚣的尘世里,“消费就座”的这家全国知名的书店能依旧活着,而且活得潇洒,活得生机勃勃,活到天荒地老。

但我想,郑品书舍的一贫如洗、简单洒脱,正是这个社会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的样子——安静、自我。

和它在一起,心灵世界一切丑陋的东西,包括金钱和欲望,浮躁和彷徨,都沉入深渊了;和它在一起,心灵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艺术和理想,个性和尊严,也都开始觉醒,开始幸福成长。

有时一句话,就是咫尺天涯的距离。而我要守护的,就是生命中的那份美好和淡泊。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332.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