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审美文化特点(二)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1-11 浏览:652
导读: 浅谈中国审美文化特点(二)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 崔陈茜 再次是审美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审美与生活的隔离与否,是西方审美文化和中国审美文化的区别特征之一。西方的审美主要...

浅谈中国审美文化特点(二)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第四小学 崔陈茜

再次是审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审美与生活的隔离与否,是西方审美文化和中国审美文化的区别特征之一。西方的审美主要是与生活当中的物件有关,比如画作,诗文风格,雕,音乐风格等等,和生活态度关系很小,比如:崇尚现实主义审美时期,西方经济生活,治阶层文化趋向都会更趋向于写实,而生活态度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状态,换句话说,审美文化会影响着生活但不会影响生活态度,这与西方感性与理性对峙的风格有着相似之处。

而中国,审美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与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家思想指导仁信,而这一时期的审美向便是仁义礼智信人们的言行也在行着这五个字,更是把这五个字作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事的生活态度。在唐朝时期,经济发展处于空前繁荣时期,崇尚富态丰满的审美文化决定了人们的理想生活态度——极奢华;在魏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便是风流才子,崇尚洒脱而荡不羁,这一时期理想的生活便是自由而不受束的,在宋明时期,审美文化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崇尚极俭和克己复礼,这一时期的理想生活态度便是节俭和自我约束、禁欲。由此可见,审美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是中国审美文化特点的典型特征。

最后,也是中国审美文化一个总体特征,审美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分为审美诗性的感性和审美诗性的理性。诗性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美丑二无结构,而是赋予了事物新的美的内涵。而唐诗与宋词则是中国审美文化——诗性文化当中境界最高之所在,直接服务于实践,用略显或者突出的诗意的方式处置审美文化问题,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寻求适当契机,得以融合的新的审美标准。

换句话来说,就是诗性文化,作为审美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以自身理性与感性的融合特征,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介入审美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审美文化的内涵。这种状态是一种循环式上升的过程:诗性的审美文化,影响着个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实践有着指引和引导作用,但这种审美文化在触碰到实践底线时,又会重新审视自我,试图寻找一种两全其美的审美来适应实践,丰富本已的内涵,提升审美文化。

所以,诗性文化,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总体式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丰富而发达的审美文化历史,审美文化成为民族血液,审美文化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三种特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339.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