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让学生爱上学习
河南省新郑市新华路小学 赵培玉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数年,每年都会面对这种现象: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高,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的,放眼望去,永远都是那几个学生。我一直苦苦思索:如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本学期,学校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为我点明了方向——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语文教学试验初见成效。以下就是我的具体做法,拿来与大家分享。
一、 学习方法的引领,让孩子爱上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一直认为,交给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远比灌输给他们知识要重要,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引领。如:在开学初,我让学生将“三色笔预习法”以书面的形式记录在语文课本的首页,利用正课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这种预习法进行预习,并让学生坚持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当我的学生拿着批注得密密麻麻的课本骄傲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课本,跟讲过的一样”时,当我看到那孩子脸上满意的笑容时,我知道,我离我的目标又进了一步。又比如:通过每次的考试,我发现,阅读题一直是失分很严重的版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审题不清,更多的是不知道题目意图,答非所问,所写的答案五花八门。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想要提高阅读水平就无从谈起。而要掌握阅读方法,就要从课堂入手。在讲授精读课时,我侧重学习方法的引领,比如让学生圈点、批注、根据课后练习找文中关键段落和词句、谈感受等;讲授略读课文时,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我还会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出几道题目,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完成题目。这样的学练结合,确实有了成效,不少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老师提供的阅读训练篇目,而是尝试着去做课外阅读题了。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我将此次试题中的阅读部分和以往的考试进行对比,得分率比以往高了不少。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让课堂“活”起来
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先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里的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挑选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员作为组长,当有合作学习的任务时,各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各成员的基础,分层完成相应的任务:基础的读词由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谈感受则由组内思维比较活跃的人主要负责,而组长则是作为最后的总结。当组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请教相邻组或是提出来由其他组解决。老师的任务就是在巡堂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适时点拨,引导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当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展现自己,好多学生也是在课前预习时下了很大功夫。在讲语文园地的成语故事时,我设计的有拓展环节,讲解有关成语的历史故事。在我正准备大讲特讲的时候,一位叫侯成龙的同学把我的任务“抢”了去。我一听他说“老师,我知道这个故事”时,心里一喜,让他来讲,既解放了我,又锻炼了他,何乐而不为呢?他讲完后,我对他进行大肆表扬,说他预习充分,因为阅读所以博学,我最喜欢这样的孩子。这样,既让他有了成就感,又激发了其他学生的表现欲,还让学生们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
三、课外阅读的重视,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课外阅读。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更是将课外阅读做到实处。本学期,我主要采用“班级漂流”和“年级漂流”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在开学初我们班就建立班了级图书角。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书可读。除此之外,每位学生还需要准备一本好书,用以和其他同学交换阅读,这样一个学生买一本书,就可以读到好多书。在此基础上,每周一下午的阅读课也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读书时间,但仅仅这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又给学生发了阅读跟踪表,让孩子利用晚上半小时进行阅读。其次,在每学期初,我们会给孩子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书目:从上学期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安徒生童话》《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到下学期的《爱的教育》《名人成长故事》《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等。也许有人会说,这么多的书,家长会全买吗?在推荐之初我们也考虑过,最后,我们商量过后,决定实施“买一本书,看六本书”的读书漂流活动。在开学初每班向学生推荐一本书,三周后向外班漂流,同时外班的图书也流向我班,每三周为一个周期循环漂流。这样不仅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书目之后,我利用阅读课教给孩子阅读课外书目的方法。对于故事情节好的书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对于文笔细腻的文章可以采用详读——边批注边阅读;对于优美的文章甚至可以诵读、背诵。最后,提倡成果展示。每读完一本书,我都要开展一次读书活动,有阅读再推荐、阅读收获、阅读感悟。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词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写出来的文章,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不少。
自主课堂的路漫漫,我会在这条路上上下求索,继续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