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跨年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1-14 浏览:496
导读: 2020,年份自带节奏感。新的一年,我行走的样态也自带节奏感,读——写——读——写。脑海中,咔——嚓——咔——嚓,绿皮火车由远而至,有力有节。这是童年的声音,这是梦乡的记忆,想起陇海线铁炉站旁的四合小院,温馨惬意。 2020,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细细回味,噢,原来这是叙事者带...

2020,年份自带节奏感。新的一年,我行走的样态也自带节奏感,读——写——读——写脑海中,咔——嚓——咔——嚓,绿皮火车由远而至,有力有节这是童年的声音,这是梦乡的记忆,想起陇海线铁炉站旁的四合小院,温馨惬意

2020,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细细回味,噢,原来这是叙事者带给我的美好。清晨,用阅读的方式,跟这个世界说早安(袁静老师群发);午间,回味着,思索着,读了啥,又能写点啥呢;夜深人静,开始码字,删删改改,自说自话。虽是流水账,可是,依然写得劲儿。读读写写,如同呼吸一样自然而然,一入一出,一起一伏自带节奏

2020,我的跨年大礼是——叙事者。


01

一次邂逅,痴迷狂追


2019年12月16日这是我邂逅“叙事者”微信公众号的时间。

叙事·跨年  生活感悟  第1张

看到这幅图,想起那一刻,浏览文章时脑海忽现“叙事”一词,便开始输入搜索微信公众号,没想到竟然真的“叙事者”,随即关注。

闲暇时,打开公号,翻阅“公告”“叙事活动”“往期回顾”,渐渐地着迷了,有时会觉得意犹未尽,有时会嫌发文数量少。

痴迷中看到了叙事者Q群号,如获至宝,申请加入。次日没见通过,自我安慰可能是此群不活跃,再次申请。第三日还没通过,是没备注清楚吗,继续加。几天过去了,音讯皆无,再看看群管这么多位,难道没人看见吗。如此这般,申请入群成了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狂追不舍。

“怎么样才能加入叙事者群呢?”我天天在申请栏中留言。然而,石沉大海。

看到群主王维审老师,想起他在文中曾说过Q群人数不升级的原因,看来群主还是关注此群的。申请加群不成,那就加群主为Q好友吧。次日,王老师通过了,我迫不及待,请问怎样才能加入叙事者群?答曰现在群里满员。如法炮制,主动联系群管闫凡伟老师,结果大相径庭。

忽如一夜春风来,12月29日,芝麻开门啦,我成“叙事者”Q群成员了!范自龙老师提醒我群里正在讲课,赶快去听。太多的不知道,我追着范老师问这问那,尽是些小白问题,范老师不厌其烦,一一解答。看到群管如此热情,看到群友如此活跃,解开了之前的疑惑,群不纳新,只因满员。几百个申请才同意一个,我是幸运儿!

感恩群主和群管追寻叙事者,做有故事的教育。与群友相差很远,我自知,我加油。不管怎样,每月一本书,读起来;不管怎样,每周一篇文,要写来。

叙事·跨年  生活感悟  第2张

有人说,作文常会出现一种病,叫“时间病”,上来先说年月日。课文记的都是大事,大事才用时间,我们习作写的是生活小事,不用标明时间

此刻,我知错犯错,且是一错再错。这两个时间节点,我记忆犹新,能精确到秒只因加入叙述者来说大事。这是我的新起点,是我走出彷徨、跨过倦怠的里程碑。


02

叙事难,难于上青天


刚入群,怕被踢出去,为人点赞,感谢分享,还壮着胆提交首篇随笔《有效沟通,有方法》。明知很小白,但做只互动的菜鸟,我乐意。

转眼间到了元旦,过很快乐,因为我是叙事者群中的一员看大家聊书目,盘点19规划20。

晚上七八点,群中刷屏,各种链接,天女散花般的,我清醒了,这不是点赞群,不是问候群,每周一篇文,说交就交!兰山团队就有三四十篇我还陶醉在新年好的尾中,群中也没人提醒一句说要交文呀?自律我惊,我喜,开挂的人生全靠自律匆忙找到一篇文《一人打趣,众人拾笑》,赶紧交了。

两天后就是搬砖族盼望的周六群中链接比窗外飞舞的雪花还要密集,滑动屏幕才能看全。都是团队集体发的信息,我一个人,怎么发呢?忐忑中。又找到那篇短文章,还好日期在当周,硬着头皮发到群中。不管文章长短优劣,不管是否有团队齐发叙事者群就是我的团队,既然找到了行走样态相同的人,我不再顾虑!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做摘录,看领读,只为能跟上群中共读,能听懂,备交流。读“叙事者”微信公号文章,读群友博,一看吓一跳,群友个个高水准,丁惠臻、郭良锁、曹红格……

赶快补补肚里的墨水吧,我还不知道第二周写什么呢。读《我们这一代读书人》,再读《俗世奇人》,从最常见的写人叙事开始,看看大师是怎么写的,自我训练指向怎么写阅读思维,找找素材,我能写什么呢

因为无米下炊,因为思维混沌感觉自己就是井底蛙,就是黔之那啥。

我又会写出来啥呢?整天头疼,难为得一个脑袋几个大。叙事难,难于上青天。


03

众里寻她,不期而至


专著难懂,读后自己没见解;写文太难,一码字捉襟见肘。这一周,我可办呢?

吃饭想,走路想,还是不知道写啥。抬头看天,冬季雾霾,没有星星,也不见月亮。哎心如夜空,黑暗无边,年逾知命,又该何从?有了,在变老的路上,一定要变好,运动,读书,写文,就写这些吧

笨鸟先飞,虽是周一,先码字吧。断断续续,停停写写,《在变老的路上,要自我照耀》,虽然矫情,但总算有了一篇文章。窃喜。

家中有粮,自然不慌。一有时间,开始进群浏览,跟着袁静老师的分享,出声读王维审老师的教育箴言,读《做有故事的教育》,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赶紧摘录,以备解决工作难题。尤其是这一“故事的魅力在于,他不是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教育娓娓道来。”让我豁然开朗,不期而至的美好,我要持续追随

换一种方式,继续读,那些温暖、明媚、有力量的句子,《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做一个不再困惑的教师》《寻找不一样的教育》,出声读,摘录,整理。

哦吼,快看这句“在追求成长的道路上,你可以眼望别人,但在内心里,你只需要照亮你自己。”不是吧,冥思苦想一年多才醒悟的事,绞尽脑汁码成的一篇文章,原来专家早就指明了道路,只是自己孤陋寡闻,还在黑暗中苦苦寻找,还在为自己写出本周一文而乐呵。汗颜!

啥也不说了,赶紧读书吧!善读可以医愚,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04

读写有阶,叙事照耀


读读写写,跌跌撞撞,一周飞逝。周六又是提交文章的时间,群内链接纷至沓来,此刻我还在修改,没自信,但定提交。

感恩叙事者,携我跨过倦怠,行走有了新样态。

读书同呼吸,给我输氧传力;写作如照镜,让我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不足,写文缺少读写意识,还没走出小我。看看群友之作,我啥时间才能达到这内容丰盈金句流淌的地步呢。更不敢提及群主了,怕有不恭,怕有惊扰,我多少条街呢仰视追随!

知道“叙事者”不足一个月,入群半个月,我这襁褓菜鸟还是先补课吧,翻阅微信公号,看到“叙事者·讲述”,初生牛犊不怕虎菜鸟也试着讲述一下自己的故事,信笔涂鸦,只为自我照耀。

——————写,自带节奏,读——————写,一步一阶,我感受到精神骨骼在。无问是否发博,更不敢奢想发稿。

说,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

我认同,我自渡。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387.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