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胡毅
“盖茨比至死都没有发现黛茜脸上嘲弄的微笑。盖茨比的悲剧在于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自己编织的美丽梦想,而黛茜作为他理想的化身,却只徒有美丽的躯壳。”
——《了不起的盖茨比》
小时候的麦芽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华文为锦瑟、为蜜糖,令我沉醉不已。
小时候,大概是上三年级时吧,从图书馆借了《巴黎圣母院》,一下子就被情节迷住了,夜里都紧赶慢赶的,连着三天就看完了(当然,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近视)。后来,不可遏制地又去看雨果的另一部名著:《悲惨世界》,也是被这些人物的命运所牵扯,急速翻完。其实回想起来,当时也对大段大段的巴黎圣母院的环境描写不太想看、不少都翻了过去,但对其中的人物,如艾丝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的动人心弦的命运至今仍记忆犹新;并且在看到最后时,唏嘘不已,深感叹惋!这大概就是名著的魅力吧!印象深刻、当时超级喜欢的还有《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的作品,其中对一个青春期男孩子的心理描写那样真实、文笔那样似大河一般汩汩地流淌,让我深深沉醉其中。读得特细致的还有《简爱》,她的生活历程也颇为跌宕起伏,引人深思;之后对《呼啸山庄》,则是似懂非懂,只觉得男女主角的经历太非同寻常了,那凄厉的情感浓度、那悲剧化的故事、那叙事节奏……都有一种莫名地吸引我的能量。它们就像是生活里的麦芽糖,甜丝丝的,温柔了我的童年时光。
长大了的休憩站
想起来它们——这些我生命中最初闪耀的光芒,曾一度照亮了自己漆黑而孤独的心房——是因为昨晚《了不起的盖茨比》。其实,对它,已经是“鸳梦重温”了。最初,是在2013年,留下了模糊的记忆。可是,昨晚,当那段并不复杂的故事再次浮现眼前之时,我竟有了深刻的新的体会……也许是经历与阅历使然吧。
菲茨杰拉德自身就是一个融梦想、激情与幻灭、厌倦于一身的人。创作出了“盖茨比”,是他生命踏上红毯的伊始。我在想,“盖茨比”身上是不是带有他自身精神世界的印痕呢?可以领悟的是,他带着忧伤而略有崇拜和希冀、以及叹息的目光创作出了这样一个独特的人!“盖茨比”是一艘急速行驶的车,燃烧着生命的狂野的力量、抓住一切时机向梦想冲刺,乐观而自由、自信而开朗,小心翼翼地掩藏着不欲人知的身世与往事。但,自从他打算重新找回自己遗失掉的“生命初甜”时,他就已经错了——尽管我们能够理解,那是在寻求自尊与满足、寻求证明与力量——但,那,是正常的“利他”的爱吗?随着命运之轮不停地旋转,他的人生之路也一步步滑向不可预知的歧途。终于,他陷入了一场不伦的追逐,最终似幻梦一般,一声枪响、结束了一切。随繁华落幕的,还有他的名誉。他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只为了一段不愿承认的失败——这是怎样一种执念啊!人生,难以跨越的不止有财富与虚荣,更有时间与阶层。他用他自以为的深爱,葬送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在他的葬礼上,黛西甚至从未出现过。一切值得吗?明知不爱,却去追逐,幻灭掉的,本该可以是多么幸福!
生活的真相有时候是多么残酷。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人性,透过盖茨比的命运,我们也仿佛看到了那个尘嚣日上的时代,那个发展又堕落的时代,那个滋生了文明与财富、同时也毁灭掉温情与尊重的时代。命运之轴旋转永不停歇,世间有多少因果牵连,凡人能够超越!仿佛与盖茨比的命运互相印证,菲茨杰拉德在现实中,也曾被富家女拒绝,后来的妻子也是一个拜金女、并且直接导致了他生活的消亡。生命中有多少欲望,就会有多少痛楚;有多少璀璨,也会有多少熄灭。如何让自己光耀万丈、惠泽他人,尽量忽略自己的私欲,是值得我考虑的领域。经典名著,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性情,更使我们洞察世事人生。
人生似一条宽阔的河流,让它波澜壮阔、奔腾不息,是需要起伏的石块、倾斜的坡度的;在生命的激流险滩,我们要克服自身的视野的局限、克服人性的缺陷,挣脱不值得的诱惑,然后,才能安全地驶向自己想要达到的彼岸……
当累了,困了,使我安然的,除了家,还有它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历程的展现、那一部部洋溢才华的名著。爱你,就等于爱自己,我亲爱的经典名著!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