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进社区送春联,慰问退休教师,看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禁想起陈继儒的那句话,“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01 同事的故事
大高个子的刘老师,春节过后即将退休。这次义写春联活动,着实让大家开了眼。
桌前站满领春联的人,只见刘老师站定后,将纸铺展,蘸墨,捻笔,悬腕,落笔,起承转合,一挥而就,转眼间,对联完美呈现,字体匀称,笔锋自然,美观大方。居民眉开眼笑,“我也要”,“给我也写一副”,呼声如潮。
刘老师竟然还有这绝招,今天我算是见识了。嗯,你猜,刘老师是教啥的?书法,不对。美术,No。语文,继续猜。
让我刮目相看的还在后边呢,无论多大尺寸的对联,企业、办事大厅贴的那种,只要笔和纸合适,刘老师都能写。挥毫泼墨,气定神闲中妥妥搞定。上联下联,门楣门心,立等可取。字体灵动,不落窠臼,堪比书协作品。不由得,想起了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可惜我没有大师的文采,描摹不出来。只能孩童般地说,好,佩服,好佩服!
冬季的郑州是寒冷的,室外场地,八面来风,又是在下雪前。刘老师就这样,全然忘记了寒冷,躬身书写,近两个小时。全部书写完毕,再看刘老师,手指都冻红了。刘老师,向您致敬。
敬佩刘老师的人可不止我一个,还有一群一群的长椿燕们(学生)。刘老师带领学生,每天练习篮球,不分课前课后。参加区赛,所向披靡,年年第一。刘老师成了长椿燕心中的男神,耳顺之年的男神。刘老师还经常上场打比赛,而且把小年轻甩在身后。就这样,刘老师成了同行眼中的男神,也成了男家属公认的男神。
很少见刘老师开车,他的交通工具多是那辆自行赛车,可以换挡,可以挂水瓶的那种。酷酷的样子,充满了活力,完全看不出刘老师即将退休。刘老师才艺,那可不是“刘一手”,而是“刘N手”
有材(身材)有才(篮球、书法、骑行、烹饪……),有闲有乐,活出了人人向往的样态。
02退休教师的故事
望八之年的王老师,满头银发,身体硬朗,体态微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老两口在家,帮着带二孙。老人家为人热情,看到我们津津乐道,一点都不冷场。
闲聊得知,选择住一百五六十平方的房子,为以后考虑,一旦行动不便需要儿女照顾时,不给儿女提供住的地方,怎么让儿女来伺候呢。能给孩子们提供属于自己的房间,住在一起才舒适。就说现在,哪天儿女不想走了,就可以随时住在这里。
老人家谈起两代人相处的另一个心得,都会挣钱,谁花谁的钱就不会有矛盾。老人有退休金,从不向儿女伸手,儿女也自食其力,从不啃老。回迁后,老伙计们又住在了一个院,熟人多,结伴溜腿,聚堆玩乐,楼下一起看小孩。
老人,明事理。心闲,乐余年。
03 古人的故事
诗魔白居易,中年被贬,从中央到地方。到了晚年,又得皇上赏识,三番五次要调他入京师,但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远离朝堂。
63岁那年,宫廷发生了“甘露事变”,一天之内600多名朝臣被杀,其中很多都是当年跟白居易同朝为官的同事。而白居易却成功躲过了这一场灾难。为官数年,起起伏伏,让他清醒认识到朝堂的尔虞我诈、波峰诡谲,他原本就无心权力,倒不如安心做个父母官为老百姓办实事来的痛快。这件事也证明了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人至暮年,白居易创作出了大量诗歌,包括闲适诗、讽喻诗,多达近3000首,数量成为当时唐朝诗人之冠。这些诗歌传到四域八方,一时间洛阳纸贵。
人生七十古来稀,白居易虽然因小体弱多病,但他在晚年的时候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就如他的字号一样,白乐天,乐天知足,活得比常人更加丰富多彩,福寿延绵,终年75岁。
乐天,乐闲,乐余年。
04 名家的感悟
林清玄这样说,生活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 什么是重要的生活?他认为陪着爱人散步,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有没有幽默感,懂不懂得爱和宽容——这些是重要的。而每天着急上班、学习、考试,是紧急的。当人整天在紧急的事情里面打转的时候,“琴棋书画诗酒花”就会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学会腾出一些空间,进入“重要的生活”。 杨绛先生有段话说得很好:“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人到晚年,学会听从自己内心本真的声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姿态。但这也不是意味着可以无所事事、为所欲为。透支的,总是要还的。茨威格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适性扬长,中年不闲,老年乐余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