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提问我?—《与诤友对话》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1-19 浏览:655
导读: 为什么不提问我?—《与诤友对话》 二七区建新街幼儿园 李晴晴 有意地提问或不提问个别幼儿,这一般是在观摩教学中教师才会使用的“花招”。但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提问某些幼儿多一些, 致使另一些幼儿回答的机会少一些,这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是非常常...
为什么不提问我?—《与诤友对话》
二七区建新街幼儿园 李晴晴
有意地提问或不提问个别幼儿,这一般是在观摩教学中教师才会使用的“花招”。但是,有意或者无意地提问某些幼儿多一些, 致使另一些幼儿回答的机会少一些,这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是非常常见的。研究发现,在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有些幼儿能够获得5~ 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30%以上的幼儿一次机会也没有。通常,教师提问最多的是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中等水平的幼儿次之,发展较缓慢的幼儿最少。有研究者讽刺,这是一个“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课堂。教师提问机会分配不均,就是不公平,是教育机会不公平的表现之一。
也许,从教师的立场来看,“提问一回答”只是 一种教育策略与手段,目的在于吸引所有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检查幼儿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等。甚至,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言语互动方式,至多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而已。
但是,在幼儿的眼中,能够有机会回答教师的提问是份荣耀。 它代表着教师对幼儿的“爱”,以及幼儿在整个班级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同时,从教育受益的角度分析,对教师的提问积极思考并给以回答,是幼儿对经验加工和自我表达的过程,是幼儿对内部经验重组与提升的过程。可以说,每一次回答教师的提问,都是幼儿学习与进步的机会。所以说,教师提问谁是在分配学习机会,这必然关乎教育公平。当教师的分配不公平时,幼儿自然会问“为什么不提问我?”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掌握着大量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的分配,制定和维护着幼儿生活中的各项分配与选拔制度。除了提问以外,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确定值日生,指定小组长,分配食物,确立行为秩序等;在幼儿游戏和学习过程中给幼儿分配玩具、活动区角、学习材料等;在处理幼儿同伴冲突时提出争议处理标准. ....这些环节和活动事实上都是在提出和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幼儿群体之间分配资源或机会,都涉及公平问题。稍有不慎,教师的行为就会让幼儿感到不公!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435.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