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鬼起来吧!”——跟富兰克林学写作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2-08 浏览:478
导读: “懒鬼起来吧!” ——-跟富兰克林学写作 任何一门艰深的学科,后起之秀再怎样天赋异禀,也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 —-题记 写在前面: 最近几天,关于“读书”和“写作”的话题聊得比较多。今天本来想...

“懒鬼起来吧!”

——-跟富兰克林学写作


任何一门艰深的学科,后起之秀再怎样天赋异禀,也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

-题记

写在前面:

最近几天,关于“读书”和“写作”的话题聊得比较多。今天本来想换个轻松点的,比如“我当时喜欢的男神现在怎样了”、比如“我们约会吧”……反正草稿箱里的烂尾楼多了去了。但我内心的小孩儿还是更愿意继续把这个话题聊下去,毕竟,被网友和博友的“专业”啊“研究”啊这些糖衣炮弹哄得久了,也就当成真的,笑纳了……

01 扳开绊脚石

朋友圈有人留言:我最怕的就是写。小时候怕写作文,现在怕写论文…

我问:为甚?

答:第一是不会写,第二是没时间…

我:呵呵。你大概不会想到,这俩就是罪魁祸首,绑住了你的才华,一绑就是一辈子。

实际上,不是你不会,是你懒!你也不是忙,你是懒!

懒,学名“懒惰”,读音lǎn duò,意思是不勤快,不喜欢费体力或者脑力。

人人都喜欢呆在舒适区,所以,懒惰才是你最大的绊脚石。

战胜懒惰最好的办法不是找借口,

而是勇敢的迈出第一步—-先写起来。

02 写作第一步

第一步有多重要?

来看看美国的国父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头上的光环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环环都能从200多年前的美国辐射到现在的全世界。今天单说文学这一环。

富兰克林,美国百科全书式的大神,是一位政治家、科学家 、发明家 、外交家 、出版家 和杰出的作家 ,他的著作在 2 0 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们广泛阅读 。

富兰克林的父母大概崇尚“多子多福”,一口气生了十七个,富兰克林排行老幺。他八岁入学,成绩不错,但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富兰克林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自此他当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

就是这样一个“半文盲”,后来居然成了文学家。

惊。

叹!

恐怕我们100%的人,都比这位老富同志学问高吧?

言归正传。

即使我们学问比他高,就算我们天赋异禀,也不影响我们跟富兰克林学写作。

毕竟写作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我们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

看看他的第一步。

“我们在分手时,这个问题还没有解決,并且在最近我们也不再会有见面的机会,因此我坐了下来,把我的论点写了下来,誊清后寄给他,他回信,我又答辩,这样双方交换三四次信件……”

这一步,是老富成为文学家最关键的一步,当然,没有这一步,也就没有今天的话题。

这一步的名字,叫“写起来”。

显而易见,富兰克林和高令斯通过写的方式辩论,论据会更加充分、逻辑会更加清晰、情感会更加充沛…而这些,都是文字本身独一无二的魅力。

“碰巧这时我父亲看见了我的信札,读了一遍,他虽不参加我们的论战,但是他趁机和我讨论我的文章体裁问题,他说:虽然在正字和标点方面我胜过我的论敌(这点得归功于印刷所),但在措辞的典雅、叙述的条理清晰方面我远不如对方,他并举了几个实例来使我信服。我看出了他的话是公平合理的,所以从此以后更注意文章的风格,決心力求改进…

这时的前后,我偶然看到一卷残缺不全的《旁观者》,那是第三卷。我以前一本也没看见过。我买了它,读完了它,读得十分愉快。我认为文章写得极好,如果可能的话,我还很想模仿它……”

这个过程,带给富兰克林的应该不止辩论的快乐。

03 行动决定出路

值此,有没有点启发?

当然,书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遗失的美好,况且恐怕也找不到和我们“写信辩论”的人,我们要另辟蹊径。

那就是,做个练习。

早上睡醒的那一刻,是无意识异常活跃的时刻。不要做别的,对着你的手机开始“说”—-想到什么说什么,昨晚的梦、前天的事儿、你对领导的意见、你听到的一段有意思的对话、你最近注意到的一个人…不管内容有没有意思,不管说得多么缺乏连贯,没有逻辑,都要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的说出来…

通常你会相当准确的知道自己想说(写)什么,这个过程,不需要太长的时间,15分钟就足够了。

通过手机的“语音转换功能”轻易就可以转成文字,稍一修改,一篇文章即成。

注意现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写出不朽的文字,而是锻炼自己进行纯粹的写作。现在你所需要的,只是做这样的练习。

当你将这个练习付诸行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想要把当天的经历诉诸文字,你想要把一段生活插曲或趣闻变成文字,而此前你只是把写作当作偶尔为之、断断续续的事情,或者只是在你觉得你有了一个把握十足的素材时才动笔,现在这样做不会再陷入同样的困境。

你会发现,你也能够像作家一样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不会写”,开始变成一种简单的活动。

04 思维决定格局

“想到什么写什么”是1.0阶段,是克服懒惰,是培养写作的习惯,是培养思维的品质。

再次看看富兰克林和高令斯辩论的主题—-“妇女能否受高等教育和妇女有否从事研究的能力”,别忘了他当时还只是十几岁的童工。看看人家辩论的话题,这就是格局。

那么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们也要1.0过渡到2.0阶段,从“想到什么写什么”到“关注(困惑、需要)什么写什么”,这会是一个质的飞跃。

好了,跟富兰克林学写作的第一步,就是行动力。

“懒鬼起来吧!别再浪费生命,将来在坟墓内有足够的时间让你睡的。

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

-富兰克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636.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