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这个年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2-08 浏览:324
导读: 今天是正月初十,也在这里封闭的第8天,活动范围:屋里和楼下小广场 从大年二十七开始,新闻上就一直在报道新型冠状病毒,随之也离我越来越近。 二十八下午,去爸妈那儿...

今天是正月初十,也在这里封闭的第8天,活动范围:屋里和楼下小广场

从大年二十七开始,新闻上就一直在报道新型冠状病毒,随之也离我越来越近。

二十八下午,去爸妈那儿拿他们给我们准备的过年东西,感觉路上无比通畅,人少车也少。

回到家,看到群里有两个小宝宝的嫂子发微信说,谁能劝劝我大姨出门戴口罩呀?因为她是位妈妈,担心宝宝,同时,此时的报道出来的易感人群又正是中老年人。老人怎么劝都不重视,也没意识到要戴口罩。

三十晚上,二姨在群里问,大姨打过来电话,她没接到,回过去怎么关机了,咋回事儿?慧敏嫂子说,大姨就是说今年过年不串亲戚了,不要来了。二姨爽快地答应了。看来嫂子的工作做通了。

这亲戚都不让串了,我准备的礼物可怎么办呀?水果、鸡蛋这可是放不住的呀。商量了一下,决定就把离得近的几家亲戚的礼物送了好了。

于是……

时间:初一中午

小区里的巡逻车的大喇叭里吆喝着:从今天晚上开始,咱们小区本村村民进出要带身份证,租户不允许进入。我预感不好了,不会像武汉那样封城了吧。

时间:初一下午

虽然一直走的小北门还开着,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说出门要量体温了,还说快要封小区了。那把同在一个小区的两家亲戚的礼物送了吧,当作是送物资,放门口不进家。

时间:初一傍晚

小北门封了,东大门也封了一半,一群戴着口罩的人把守些。本想出门去婆婆家,但是被告知如果出门就不允许再进来了。中午的我们还在讨论会不会被封,晚上就……

一直回婆婆那儿吃饭的我们,又回来了,依靠着不多的粮食,晚饭自己解决。打电话给他们说,我们不让出去了,这两天先看看情况吧。

从小到大,第一次"禁足",起初觉得挺好的,周六周日也常宅在家里,就是想到自己还要值班,学校也离得比较远,不知道该怎么办?

收拾收拾,早早睡觉,睡不着,觉得有些不踏实,询问了一圈儿,别的小区都可以正常出入,怎么只有我小区这样呢?疑似病例?不会是确诊病例吧。持续的刷微博,越看越紧张。心理焦虑导致我开始出现,发热、想吐等症状,拼命回忆自己有没有接触过可疑的人。没有,没有。

想着想着,睡着了。睁开眼,已是十点多,隐约听到了小区大喇叭声,听不清,连忙打开窗户,听,听不到。小区有人突然大吼一声,"别喊了!"大喇叭声真的没了。

许久,听到大喇叭声越来越近,打开窗户的一个小口,竖着耳朵,多希望听到的是能出去的消息呀。却是"从今天下午开始,咱们小区不进不出。"一遍一遍地循环着。我更焦虑了,仿佛出门就会被传染。

时间:初三下午

小区里的大喇叭又开始了,"不急,等会儿近了,再开窗户"杨杨杨说道。"小区谁家没菜了,下午赶快买菜,今天晚上六点以后,咱们小区不进不出。"听到这,准备去买菜。婆婆的电话打来了,说他们那边也要封了,让下午出去买菜呢。买完给我们送些。

再三商量,我们决定临时搬家,因为不是这个村的村民,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来回出入很不方便。收拾了两个行李箱,带了生活用品和几件衣服,我们搬家了。搬到了仅有一墙之隔的小区里。经过测量,体温正常,登记过信息,我们正式安顿了下来。

婆婆早已收拾好了屋子,等着我们。开始了一家五口的生活。我们回家了。一家人在一起,心静了。

这个年是目前我们和他们呆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年,也是最团圆的一个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642.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