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月孩子的奇妙
对于我这样一个幼教工作者,接触3~6岁的孩子很频繁也很普遍,所以观察与记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非常方便,但是观察3岁之前的甚至是1岁之前的孩子,这样的机会就不多了,而我的身边有一个现成的11月大的弟弟,不好好观察与记录都对不起我这半个月天天带着他,而正是这样的情况让我在与孙瑞雪老师“谈话”时,能够理解的更深入。
首先,“口”与“手”的敏感期之前已经谈过了,现在依然在持续着,而现在让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走”“空间”“模仿”。而“走”和“空间”慢慢结合在了一起,正如书中所说,刚蹒跚走路的幼儿根本都不知道“累”,小岩岩这半个月待在家中,从早上睡醒开始除了吃东西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在走路,乐此不疲,他从最开始紧紧拉着你的手到慢慢松开不让你拉着他,到现在已经可以松开他让他慢慢走路了,而随着慢慢的走路,他开始“寻宝藏”了,哪里有缝隙他就往哪走,最初他想摸一个东西会慢慢试探,伸一下手看你一次,这样试探两三次,如果你一直冲着他笑,他就会去摸、拿甚至搬到另一个地方,而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他已经将家里摸的透透的,现在他一会儿手拿着垃圾桶从客厅歪歪扭扭走到厨房,一会儿就去阳台上拿扫把,地上放着的菜也都不免“遭殃”被掰的一瓣一瓣的。
而在“走”的中间还有一个过渡期,很有趣的现象你会发现在他开始想自己独立走路后,他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离他最近的柜子、沙发、门都会是他的选择,最开始是直直的走到自己的目标哪里然后会两只手扶着喘一会气,我觉得这喘气应该不是累了,应该是兴奋。之后开始拐弯,拐弯的时候会静静的站几秒钟,上半身慢慢转脚步随后小心翼翼的跟上,转过去之后再直直向前走,在整个走得过程中,他的两个胳膊一直紧紧的弯曲夹在身体两侧。而正是随着这个发展过程,岩岩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他现在可以自己去选择拿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饼干、酸奶、瓶盖、垃圾桶等……
当你习惯这个成长变化之后,你会又发现一个敏感期“模仿”,我刚放假的时候用手机给小岩岩放一首英文儿歌,从他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他很喜欢,此后经常用手机投放到电视上看,起初每天一说“来,听一首儿歌”岩岩就会看着我的手机,后来他看两秒我的手机后随机就扭头看电视,一个星期后,我的手机壳落在桌子上,我拿着手机去厨房洗碗,回来的时候听妈妈笑着说:“这小孩真长能了,刚才拿着你手机壳给我看着电视,让我给他放音乐了,哈哈哈!”,这就是一个不满一岁孩子的成长,他不理解手机、电视、拖把,但是他能够从大人一直做得事情当中学习到某些行为、某些动作。
观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好玩的事情,特别在学习专业的幼儿知识,阅读专业书籍后,你更会发现一个神秘的有趣的世界。在实践、观察与学习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让自己的知识成为拥有“活源”的溪流,浇灌无数花蕊。
|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