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点亮生活
读书成就人生
——听《事实》后有感
今天是正月初八,因为疫情的缘故,已经将近10天没有下楼。为了配合国家抵制疫情的工作,待在家也不失为一种静心学习的方式。喜欢听樊登读书,喜欢他对于书的解读和诠释,今天听的是《事实》这本书,恰好符合当下的疫情环境,听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这本书出自瑞典的一名国际医生。他置身一线,告诉人们应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和事实。在文章的开始他出示了13道选择题,我也试着做了做,还好,答对了9道。相对于平均数字来说,我的答案还算乐观。这些题有一个规律,便是几乎答案都在相对积极地那个选项上。说明,我们人类面对生活,过于恐慌,却忽视了事实的存在,其实事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读完这本书,我收获到了四个改变:
-
远离焦虑,变得乐观。近期疫情的事情闹得人心惶惶,每天自愿隔离的我们特别期盼能够正常活动的日子,好多人就开始变得急躁,只要自己发烧咳嗽不舒服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患上冠状病毒性肺炎,其实我记得钟南山医生说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有时候也只是细菌性感染而已,所以我们应该变得乐观,而不是去抱怨去焦虑去害怕没有发生的事情。
-
变得理性。书的作者是一名医生,他在救治发烧儿童的时候,没有用吊点滴的方式而是采取了灌输盐水,这让周围的人不解,他就拿出数字说话,其实对于儿童的死亡率医院里并不是很严重的,我们要将双眼放在其他地方来发现儿童为何死亡。这又让我想到今天的热搜新闻,说是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冠状病毒,那么一瞬间,各大商场统统抢空。人们都非常的惜命,但我们并没有认真去审题,说的是抑制,也就是患有此类病毒的患者使用有效,其他人使用也许会成为负担。理性有时候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幸运,理性去看待一些事情,我们会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
-
避免直线思维。书中提到,婴儿在刚出生时的身高是48厘米,两岁之后是84厘米,按照这样的思维,我们算一下孩子20岁的时候是不是能够长到4米左右。听数字就知道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直线思维。不考虑事实,一味的猜测和想象的结果真的很可笑吧。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这样的思维很多,比如当下的疫情,前两天看到疫情死亡人数几十人,第二天增加几十人。人们就开始恐慌,会不会几天之后就有更多人呢?其实,钟老在新闻中已经强调,目前死亡率在下降,治愈率在提高,这给我们的是多么舒心的一剂安心药。我们都害怕死亡,但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我们的医疗团队,更要相信我们自己。
-
避免归咎他人。书中写到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埋怨谁怎么不好,而应该找到这件事的原因,找到逻辑,去解决这个事情。本次疫情可以说是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了,好多人都在吐槽那个吃了蝙蝠的人,他们是很可恶,但谩骂他们只会让这个社会更加的不理智,只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并没有任何积极地作用。很感人的是,各大医院,各个省市争相为武汉加油,出力,钟老也是走在第一线去忙碌去解决去抑制。国家也是紧搭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这些措施令我们所有人暖心。其实我很骄傲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是个团结和谐的大集体。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相信曙光很快到来。
其实,事实情况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我们始终都应抱着积极地心态去面对这个世界,去面对这个社会带给我们所有,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猜测和焦虑,杞人忧天的故事也是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乐观去对待。听书虽然没有看书记忆深刻,但总能够从书中读到一些让我深受感触的话术,在家的日子正是充电的好时机,趁着年轻,多丰富自己的生活,用知识充实大脑,用书籍搭建未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