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我在学习的路上
(相对完整版)
写在前面:
如果按照周国平的说法——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这本《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并不合我的胃口,但还是坚持在读,我想,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想探索自己未知的事物,想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让我兴奋……
对于课程标准不算陌生,但对于STEM却是一知半解,所以读《基于课程标准的STEM教学设计》这本书,我感觉力不从心,以至于不少观点或者理论需要反复揣摩,才勉强知其一二。趁着热乎劲儿,把自己的一知半解记录下来,为读懂读透的那一天打个伏笔。
1. What——STEM是什么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dchnology),工程(Engiceering),数学(Mach)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在我的印象当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是彼此独立的学科,一直分开进行教学。
我们来看看这四门学科的内涵。
科学,用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技术,指现实物理存在的设备,而且包含设备的研发;
工程,是指用科学的原理去解决问题;
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上述所有内容的基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这四个学科经常需要被捆绑在一起。比如,要研发能够支持娱乐机游戏中的动画影像技术,需要运用非常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矩阵和四元数。
STEM教育的提出,就是为了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教学。
2. Why——为什么 STEM
STEM教育,是一种新理念。
它打破了传统教学孤立地讲授学科知识的做法,更强调跨学科学习,比如“主题教学”的学习,会涉及到STEM四个学科领域不同的知识技能;
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课本”,更强调面向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它不再过度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
它试图彻底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典型课堂模式,鼓励发展一种问题解决式、探索发现式学习的课程模式;
关于STEM,有人说是“创作”,有人说是“动手”,有人说是“训练思维”,有人说是“学习科技”……
凡此种种,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基础教育的短板。
STEM教育,顺应了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代表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同时又与我们国家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一致。
3. How---STEM怎么做
不管是让小学一年级同学写话,还是让高中学生分离DNA,在我们组织的每一次创作课堂中,都可以运用STEM探究。
书中推荐了几个看起来很棒的小贴士:
苏格拉底问答法
简而言之:不要给出答案,帮助学生(每一位)自己找出答案。不管是建议还是改进建议,最好都是用问问题的形式提出。
比如:“当我们加入盐的生活,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学生回答“加了盐之后液体开始凝固”,
那么老师可以接着问“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类似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并不是说每次课堂都能够用问问题的方式来完成整个课堂,没有哪种方法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过,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了解某些知识的话,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认知更为长久。
给学生进行创造的时间
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创造,并要重视创造的时间,即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目标。
要灵活
创作课堂中不用担心偏离教案,不管是需要开展一个额外的活动,还是正在进行的活动比预设的时间长,都不用担心,尽管放手去做。
04 STEM,世界各国怎么做
美国,最早提出STEM教育概念的国家,一直在致力落实这一理念。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2009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致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的一封公开信《改善所有美国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同年,奥巴马推出了《美国创新战略》,指引公共和私营部门联合,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
芬兰,三到十九岁的孩子都接受STEM一贯制教育。项目式、跨学科,还有独创的“现象式教学法”。
以色列,制定详细的STEM教育目标,研发STEM课程与教学,并检测学生STEM学习情况,优等生可以参加为期6年的STEM荣誉项目,即使在服兵役期间,在部队也在接受STEM教育培训。
韩国,2011年教育科技部重点推出了整合性科学项目《搞活整合型人才教STEM方案》
……
当然,STEM今年在我国更成为一个热词,并得到快速发展。2105年教育部首次提出STEM概念,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模式。教育部引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将STEM与创客课程纳入了义务教育重点改革课程。2017年,教育部明确指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增加科学教育课时。
05 我的思考:STEM环节在写作中的运用
STEM教育,代表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创造STEM环境?怎样将STEM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点滴中?或许是我读这本书后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想,在学生作文或者教师写作中,也可以尝试使用STEM教育。
首先,要让写作者认识到一点——修改完善是写作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益的一步。
其次,要让写作者体验到一点——只要稍微花点功夫(修改完善),他们的文章就可以很出色。
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给写作者充足的写作(创作)时间来完成创作,并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
第二,重新重新回到他们的作文(作品),进行一定的修改完善:
增加一段文字;
增加一些细节;
检查是否有关键的书写错误;
检查最得意最凝练的一句话是否单独成段
看看能否巧妙运用数字增加表达效果;
看看古典文学这朵牡丹花,有没有接过去;
或者,着重练习某个文学写作技巧。
如果写作者认识并体验到,只要做一点点的修改,做一点点完善,自己的文章就会非常棒,那么,接下来的创作和修改就对变得so esay。
STEM教育,我在学习的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