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课堂来了
今天下午在钉钉上进行“网络直播课堂”的培训。
新学期,扑面而来了。
有人预言:此次疫情过后,中国某些行业将面临洗牌。
这不是危言耸听。
2003年的非典,刘强东把中关村的实体店搬到了线上,马云看到商机,顺势创立了淘宝。而如今线上购物已然成为多数中国人的习惯。
2020年的今天,速度最快的电商从防疫宅家第二天就开始陆续推出各种“电子书”及“线上课程”……
此次疫情,必将加速 “线上教育”对“传统课堂教育”的替代。
看,网络直播课堂来了。
线上教育,比我们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早。
不管你愿不愿意,时代的小鞭子就是这样无情地pia pia地抽你,你走得慢一步都不行。
显然,我们用昨天的旧船票,很快就登不上今天的客船了。
那我们就不能只长岁数和皱纹,还得在专业有成长。
“成长”的官方解释: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又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那就很容易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了,就是教师从入职之初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过程。
教师的成长,大致有三条路。
第一是“专家引领”。“专家引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出镜率最高,因为看起来高效而便捷,轻轻松松就是几百人一起“成长”。暂且把皮亚杰老师的“知识或技能从来不是通过传递能够获得”的建构理论放置一边,就说说把“专家请进来或者把老师送出去”的代价和“听着激动想着心动回去不知道咋动”的培训瓶颈之间的矛盾吧,一方面是不菲的花费和代价,一方面是少得可怜的一点点“火花”,而这点“火花”极有可能在不久就被灭得透透的。
第二是“同伴互助”。同伴互助,在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的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目前“同伴互助”的主要形式有教师工作坊、联片研修以及校本教研……可事实是,这些总难免流于形式。
第三个是“自我反思”。可通常的反思是这样的:
别人要你反思的反思。政治作业,复制粘贴,东拼西凑,不疼不痒,敷衍了事。
自己一闪而过的反思。类似“刚才上课应该那样……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说吧。”反思得到的灵光一现,就这样稍瞬即逝,闪念而过,遗失在记忆的深处。
自己来不及反思的反思。类似在批改学生时发现问题,但来不及反思。
难道三条道都被堵死?
不!
加强培训后的跟进,专家引领就能落到实处;设置教师成长阶梯,让同伴真正互助共同成长;记录反思,就能逐渐形成并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
实在是事在人为!
比如,网络直播课堂来了,作为信息时代的“移民”,我们或许会感到力不从心,那就笨鸟先飞,不耻下问,多学多问多摸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19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