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轻易不出门的。当然不是说不“好”出去,在疫情形势不太紧张的那几天,一天总要出去“扭”一圈儿。后来,“形势”严峻了就渐渐地减少了次数。有一回,又要出去,刚把口罩戴上,他妻子就说:“不出去会把你急死……才两天,就憋不住了……人家钟南山都说多少回了,没事不要往外跑,不要往外跑……说你你不听……你给‘防疫’做不了啥贡献吧,还想‘拖’政府后腿哩!……”这一顿夹枪夹棒的说辞,说的他脸上热辣辣的。其实这种话,不用她说,他会不知道?说实在,她知道的比起他不多多少。在有关疫情的发展方面:医生、专家、院士的论述,了解得比她还及时、还深刻。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因为对国家对疫情的防控有信心。再说了,他也不是不懂“眉眼高低”、“不知深浅”的人,又不往人群密集的场合去,就是碰到同行的人也尽量和他保持距离。“不过,这两天‘形势’也确实很紧……算了‘响应政府号召’吧,不出去了。”他想。
就涎着脸说:“一句钟南山,两句钟南山……就他厉害。他厉害……才不把疫情控制住,不让它传染……死那么多。”“那,你才没那本事咧……要没人家……死得人会更多。”妻子有点生气,接口道。“……你呀,也是知识分子咧,跟那没上过学、啥也不懂的农村老太婆没啥两样!‘欠’得人家也用直升(无)人机吆喝着把你撵回去,你才“美”咧。”她嗔怪道。想着新闻上老太太那一幕不“堪”的场景,他自己也笑了。
不过,今天无论如何都得出去。节前“屯”的食物,基本上就完了,青菜之类前两天就断了“顿儿”。冰箱里只剩下一块冻肉。“过两天,冰柜就可以关了啊?”他说。
妻子这次没有再阻拦。
到门口,登记完。正要走,“哎,出入证?”戴红绣箍的女孩说。“什么出入证?”他诧异道。“跟她一样儿。”她向那边努努嘴。“哦,哦。”他明白了,说:“这几天没出来,不知道还得办证。”“这是俺老师哩。”边上过来一个年青人,说,“来,给你办一张。以后出来进去拿上……还得你到单位出张证明。”他边填表格边说。“这一段‘控制’得严,单位就没去过。”他笑笑说。“没事,赶点儿紧就行,你看人家都开出来了。”他拿出一张有红章的白纸给他看。“好,好……”他连连答应着离开了。
他心绪未定,从正月初五到今天这才几天啊,竟有这么大的变故:帐篷、床、被褥、饮水机、小凳子,扫二维码……感觉要打“持久战”一般。又想起那个“学生”来,实在脑海里没有一丁点儿印象,毕竟他口罩捂着脸吗,说到底他还是挺感激他的。路上,风大,两边后店铺都关着门。没有几个人,碰到时,像见到“猴子”一般,彼此忍不住都要多瞅两眼。
公园门口有人执勤,扯着长长的横幅,各个入口扯着警戒线。另一个十字路口,几辆车,一堆人围在一处,有交警,有城管,还有一辆无“标识”的车。起初以为是在“拦截”外地车辆,走近后才看清那辆“无标识”车挂的是本地车牌。倒是自己的“猎奇”举动,惹得一大群人扭头向他看。
这些削面、拉面馆还有大盘鸡店都是他自己常逛的“热闹”地方,如今真是“门可罗雀”。其中有两家卷闸门倒是开着,却在玻璃门上加了一把铁锁。不知这店家是如何想的,是想着疫情马上过去,近两天准备开业呢还是别的什么,他也不清楚。
超市门口,有不少人排队。登记姓名,联系方式,时间,体温,还有亮身分证。原以为结束了,反被拦住往手上挤消毒液。一阵的不习惯,后来想想这么做很有必要。本来要“逛逛”才买东西的,可看见人家大车小车,闷声不响地“抢”购,才赶紧回头找,接触到购物车的一瞬,又一次觉得门口消毒的必要。看见金针菇赶紧抓了一包,去找豆腐,豆腐却没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冰箱落寞地张着口,不确定是被人抢光了还是根本就没有;湿海带皮没有、猪血也没有;豆芽光剩下一个底儿。这还吃个什么,估计孩子们吃火锅的想法实现不了了。芹菜家里还有一棵,转来转去,就拿了三捆小白菜苗、一把豆角、一棵包菜、两段藕。其它的如油麦、茼蒿、蒜黄、韮菜等等也有,不是“卖相”不佳、就是考虑到价格高。回头看见几个蕃茄,散落在货架上,还贴着标签,这个看看那个捏捏,也没人要,只是他觉得还不错。“他们不要算了啊。”他心里说,“咱要。”寻价格又看不到,估计不会太贵,没人要吗,说不定是年前剩下的,便宜处理的,就全装进袋子里。称重量时也没看,总之自己不“缺”钱吗。恰逢元宵节,汤圆总是卖得好,基本上经过的人都要拿点儿似的。来之前,孩子们说要吃草莓味的,就各样拿了一包。买了肉,又看见香菇不错,就掂了一袋。去称重时,正遇到人多,排了两队队也很长。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想把东西搁回去,又想起店员的表情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哎,这特殊时期不能加塞儿?”头里一个女的对前边的人喊到。那人不好意思地回过头来。她就又笑了。
这一样儿,那一样儿……拿起时并不觉得多,可放在一起就觉得累赘了。一路上“歇”了六七次才到家。“学生”又给他量了体温,见他“腾”不开手,就帮忙填了“出入证”。这种既严格执行防控制度,又不缺乏温情的做法让他感动。
妻子“审阅”着购物小票问:“……五六个蕃茄都三十多块,你也真敢买!”他笑了笑说:“知道。”“知道,你还买?”她追问道。“那啥,那不是柜台上小票已打出来了,才知道的吗?咋好意思再送回去。”他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