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6日星期日 晴 守望相助用爱支撑(防疫日记六) 文博 郭国伟 同事晨娟老师在朋友圈说:今天前李村又发菜了,真好!下面是几张配图,鸡蛋、挂面、常见的蔬菜。这是她们村的部分爱心村民在这个特殊时期对大家的爱! 我也想说,真好!最简单的东西却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最质朴的东西见证着最真的乡情,特别是在这样举国防疫居家的日子里,这份温暖给人力量,这份爱也鼓舞人心! 很欣慰,我也曾在这段日子里,给单位的门卫师傅、小区的工作人员、老家的卡口值班乡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我个人特殊时期的敬意。
在大灾大难面前,守望相助,彼此用爱支撑,会让每一个平凡的人克服恐惧,在每一个苦难的日子里踏歌起舞,用必胜的信念去迎接每一个胜利的黎明。 近几天,武汉方舱医院里的几个镜头感动了我。 镜头一:一位轻症的男患者在医院里当起了志愿者,当医务人员夸他“年轻人非常优秀”,他笑着说:我已经45了,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镜头二:一位年轻的学子,躺在病床上静静的读书,他正在准备考研······ 镜头三: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在言舱医院内跳起了广场舞者、唱起了歌······ 是什么让患者当起了快乐的志愿者? 是什么让考研的学子这样的淡定? 是什么让急建的方舱医院内“歌舞升平”?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因为有无数这样的人在守望相助,用爱支撑。 近期广大的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各级各类干部、无数的普通劳动者都冲在了这场战争的一线,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有妻儿老小、肉体凡身,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身处疫情之外,都应该用自己的行动给他们支撑。 于是,我们看到了: 普普通通的农民拉上自己种的蔬菜,彻夜奔袭支援武汉······ 一位环卫工老人,将一张纸条与一万两千元钱放在派出所户籍的台子上,转身离去······ 饭店的老板将热乎的饭菜送到医院中······ 前线的他们很苦、很累,病魔也在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给他们力量的是,在所谓的后方,有无数的中国人在守望相助,用爱支撑。
今天在朋友圈读到这样一篇文章:《管轶:我不是逃兵,无能为力并说真话而已》。 管轶是病毒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目前担任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在2003年非典期间,带领他的团队为疾病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1月财新网的一篇文章:《SARS专家管轶:这次我害怕了》刷爆了朋友圈儿。随后武汉疫情在全国爆发。他是早期到达武汉的专家,现在看来早期他的研究和预判是正确的,但他说:“我吃了不少闭门羹,愿意合作的科研机构并不多。他们管理很惯性,也许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于是,他21日到达武汉,认为武汉疫情已无法控制,22日又赶紧离开了。 从对武汉疫情的研判和2003年控制非典杰出贡献来看,管轶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专家,我相信,此刻,他一定奋战在他的实验室。但我认为,无论管轶教授如何解释,它的专业观点没有在武汉前期的预警中发挥作用。 我个人觉得,他以各种困难为由,放弃自己的观点是一种遗憾。当然,也可能是我们给他的支撑不够。 但不管怎样,特殊时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困难、有危险,就不上了吗?这是一场战争。无论我们有多么平凡,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有为是责任,是义务。 早上,我们在单位群内,发了这样一封公开信: 亲爱的同事们,“宅”在家的日子还好吧! 这是一个特殊的假期,特殊到假期延长,我们却感受不到假期带给我们的欣喜。特殊时期要保护好我们自己,保护好家人;要在确保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调节好自己情绪,完成好疫情带给我们的又一次人生修行。 亲爱的家人们!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因为有中国这个大家为我们“撑腰”,但也不要忘了,我们还有“文博”这个温暖的家,有什么困难了我们会一起克服! 守望相助,用爱支撑!有困难,请告诉大家! 没有逾越不了的冬天,春天已经到来。待春花烂漫时,我们欢聚文博园! 祝大家平安!健康! 文博路小学 2020年2日16日
|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