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那天,天很蓝
王旭
星期天两天回家,亲人们就像是事先约好了一样,一同回老家了。我跟姐姐、叔叔坐一辆车,在车里我们还是很开心。另一辆车应该也是。我的妈妈已经在老家里伺候奶奶一个多星期了,我也很久没见她,我很想她。老家真的很老,吃的是井水,可...
那天,天很蓝
王旭
星期天两天回家,亲人们就像是事先约好了一样,一同回老家了。我跟姐姐、叔叔坐一辆车,在车里我们还是很开心。另一辆车应该也是。我的妈妈已经在老家里伺候奶奶一个多星期了,我也很久没见她,我很想她。老家真的很老,吃的是井水,可以想象一下条件的艰苦,但那里是我小时候待过的地方。石磨还是那个石磨,坡还是那个坡,门槛还是那个门槛,天还是那么湛蓝,只是经常在房屋里忙来忙后的主人却.....爷爷已经走了快两年了,一直要强的奶奶躺着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病的很严重。我每次看她,她的状况越来越差。
我进厨房,看到妈妈在烧柴火,她看到我很高兴,我俩倒是没怎么说话。她跟我姑姑开始谈家里的里长里短的,我问了句奶奶在哪呢,还是那个上屋。我踩上我小时候踩过的大方石头,抬腿跨过门槛,慢慢地走去床边,看着垂在床边的管子,坐在床边没有说话。奶奶在我家的时候,无论是我上学还是工作都会带些吃的,专门给她。我一进门都会声音很大的喊一声“奶奶,我回来了。”这次,我很矛盾。我没回老家看她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想她一会,这次到了,我却不敢轻易地跨进那个门槛。我的情绪很复杂,坐了半天,终于说了声“奶奶,我回来了。”
奶奶很爱漂亮,很爱干净,因为我经常会看到她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头发还有衣领。她现在不能动,我听到她嘴里嘟囔着说话,我听了几遍都没有听明白,我就赶紧喊我姑父还有姑姑。姑父、姑姑进来耳朵凑过去,姑父让我出去拿个盆,我就赶紧出去找一个绿色的盆,找着盆再往里屋去的时候,我楞了一下。奶奶很瘦,我几乎都能看到骨头,我不知道不能自理的程度,慌忙地递纸,找碘伏。不能自理只是在书里看过,没有那几个字那么体面。我的心情说实话很沉重,我需要消化那样的场景。一切整理好了,我又坐在床边,一直看着奶奶。直到母亲喊我吃饭,我一出里屋,外面的阳光照在大方石头上,但是没有照进我的心里。我端着蒸面条,蹲在大方石头旁边,把面条往嘴里扒拉。大家都在院子里站着、坐着、倚着墙一块吃饭,一下子院子里一下挤满了八九个人,似乎气氛有些不活跃。母亲拿着手机说:“难得大家聚在一起,给大家拍个照片吧。”大家边吃边聊小时候的趣事,气氛好了很多,都是很久以前的回忆了,我的心情在回忆里似乎得到了缓解。像是很快就融进了这个很久没有来过的房子里,我不是客人,而是这里的主人。吃完饭,我又进里屋去了,坐了一会。出门去隔壁的小奶奶、小爷爷说会话,小爷爷就是小时候经常去县里回来给我带糖的那个爷爷。他坐在门口,拄着拐杖,晒太阳。我坐在他旁边,他就问我的情况,尽管他的舌头没有以前那么利落,但我能听懂。阳光很好,天空很蓝,黄狗在台阶上摇尾巴,很舒服。
亲人的意义,家族的意义,我似乎体会到了。大家轮流照顾奶奶,不说苦不说累,在回去的时候,母亲在交代那个盆是哪个盆,老人说话是什么意思,生火怎么生快点,年轻的人去挑水把水缸填满,两个姑姑在奶奶旁边伺候陪着,不让我们进屋给奶奶说声我们“走了”。小奶奶出来送我们,走的时候就问了我:“过年回来过年吗?”我当时没有确定的回复小奶奶。我怕我回复了,自己却没有回去,小奶奶会在门口等,怕她听见远处的鸣笛声会觉得是我回来了。我变的不确定,变得小心翼翼。我肯定会回去的,因为奶奶会在啊!
王旭
星期天两天回家,亲人们就像是事先约好了一样,一同回老家了。我跟姐姐、叔叔坐一辆车,在车里我们还是很开心。另一辆车应该也是。我的妈妈已经在老家里伺候奶奶一个多星期了,我也很久没见她,我很想她。老家真的很老,吃的是井水,可以想象一下条件的艰苦,但那里是我小时候待过的地方。石磨还是那个石磨,坡还是那个坡,门槛还是那个门槛,天还是那么湛蓝,只是经常在房屋里忙来忙后的主人却.....爷爷已经走了快两年了,一直要强的奶奶躺着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病的很严重。我每次看她,她的状况越来越差。
我进厨房,看到妈妈在烧柴火,她看到我很高兴,我俩倒是没怎么说话。她跟我姑姑开始谈家里的里长里短的,我问了句奶奶在哪呢,还是那个上屋。我踩上我小时候踩过的大方石头,抬腿跨过门槛,慢慢地走去床边,看着垂在床边的管子,坐在床边没有说话。奶奶在我家的时候,无论是我上学还是工作都会带些吃的,专门给她。我一进门都会声音很大的喊一声“奶奶,我回来了。”这次,我很矛盾。我没回老家看她的时候,我每天都会想她一会,这次到了,我却不敢轻易地跨进那个门槛。我的情绪很复杂,坐了半天,终于说了声“奶奶,我回来了。”
奶奶很爱漂亮,很爱干净,因为我经常会看到她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头发还有衣领。她现在不能动,我听到她嘴里嘟囔着说话,我听了几遍都没有听明白,我就赶紧喊我姑父还有姑姑。姑父、姑姑进来耳朵凑过去,姑父让我出去拿个盆,我就赶紧出去找一个绿色的盆,找着盆再往里屋去的时候,我楞了一下。奶奶很瘦,我几乎都能看到骨头,我不知道不能自理的程度,慌忙地递纸,找碘伏。不能自理只是在书里看过,没有那几个字那么体面。我的心情说实话很沉重,我需要消化那样的场景。一切整理好了,我又坐在床边,一直看着奶奶。直到母亲喊我吃饭,我一出里屋,外面的阳光照在大方石头上,但是没有照进我的心里。我端着蒸面条,蹲在大方石头旁边,把面条往嘴里扒拉。大家都在院子里站着、坐着、倚着墙一块吃饭,一下子院子里一下挤满了八九个人,似乎气氛有些不活跃。母亲拿着手机说:“难得大家聚在一起,给大家拍个照片吧。”大家边吃边聊小时候的趣事,气氛好了很多,都是很久以前的回忆了,我的心情在回忆里似乎得到了缓解。像是很快就融进了这个很久没有来过的房子里,我不是客人,而是这里的主人。吃完饭,我又进里屋去了,坐了一会。出门去隔壁的小奶奶、小爷爷说会话,小爷爷就是小时候经常去县里回来给我带糖的那个爷爷。他坐在门口,拄着拐杖,晒太阳。我坐在他旁边,他就问我的情况,尽管他的舌头没有以前那么利落,但我能听懂。阳光很好,天空很蓝,黄狗在台阶上摇尾巴,很舒服。
亲人的意义,家族的意义,我似乎体会到了。大家轮流照顾奶奶,不说苦不说累,在回去的时候,母亲在交代那个盆是哪个盆,老人说话是什么意思,生火怎么生快点,年轻的人去挑水把水缸填满,两个姑姑在奶奶旁边伺候陪着,不让我们进屋给奶奶说声我们“走了”。小奶奶出来送我们,走的时候就问了我:“过年回来过年吗?”我当时没有确定的回复小奶奶。我怕我回复了,自己却没有回去,小奶奶会在门口等,怕她听见远处的鸣笛声会觉得是我回来了。我变的不确定,变得小心翼翼。我肯定会回去的,因为奶奶会在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