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孩子说的话
亲爱的同学们:
距我们上次相见已一月有余,翻翻相册中对你们的印象,还停留在领通知书时一张张雀跃的笑颜,甚是想念,不知你们是否也有想起屈老师呢?对于你们,我可谓是又爱又恨,恨你们调皮捣蛋、做事不计后果的烂漫,爱你们的天真、懵懂、对世界充满的善意以及一切皆有可能的明天。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注定会是你人生中众多过客中的一个,可是我却多么热烈地想要在你的生命里沉淀下一生受益的东西,一种观念,一份人生态度,抑或是面对挫折时乐观的心态。
思量许久,最终还是觉得想要和孩子们说一说这个寒假。假期的延长也许你会有短暂的欢呼,可我希望你仔细想一想,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欢呼的假期吗?全国人民本该为迎来庚子鼠年欢庆新春,走亲访友,可如今呢?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被困在家里,可怕的病毒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这是一场灾难,这是继17年前非典之后又一次病毒侵袭带来的灾难,但我们也不要害怕,当年的非典可以过去,今天的新型冠状肺炎也一定可以,我们要相信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与家人安逸的生活,主动请缨,为此次“战役”献上自己的力量,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热血沸腾,想要为之做些什么,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呢?一个理性而强大的人,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然后在既定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尽到本分。
一、潜心阅读,丰满羽翼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不断去丰满自身的羽翼。而学会体验以及快乐的生活本就是你们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里,尽情的去阅读吧!去阅读文学类书籍,学会客观地去看待世事,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去阅读历史类书籍,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历史中了解过去,分析现在,把握未来;阅读科学类书籍,理解科学对于世界、对于社会的革命性作用,理解世界与人类的关系本质,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总之,要对知识有渴望,有敬畏。只有知识丰富,眼界才能开阔,才能“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才能以自己的能力在将来抵御磨难。
二、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学习是我们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自2月10日正式开学后,我们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进行了“停课不停学”,每天早上8:00以甜美的声音晨诵迎接新的一天,8:30的名师课堂你我共同学习,学习之余的小苹果跳绳操、空中课堂、亲子绘本阅读、口琴等活动丰富了我们的每一天,下午的5:30我们又相约在钉钉进行直播答疑,知识充盈了你的每一天。 这段时间,你战胜了懒惰,每天都能够认真学习,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但于你而言,只要学好习就好了,可于你的家人而言,在最近学校工作繁琐的情况,既需要配合老师做一些工作,还要照顾你的生活起居,辅导你的学习,是不是更辛苦?希望你在学习之余多体谅爸爸妈妈,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可以抱抱他们,对他们说一句“您辛苦了!” 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与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们此刻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在这段特别的时间里,想必你也听说过这样一个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只身来到武汉,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白衣逆行,国士无双,他就是钟南山!你可知道钟南山爷爷当年可是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我希望我们二四班同学也能努力学习,即使做不了像钟南山爷爷那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人物,也要以钟南山爷爷为榜样,向他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家国情怀,敬畏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如今坐在家中学习的安稳,正是他人舍弃安稳为我们换来的,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就在这次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再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力,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奋勇迎战,有84岁高龄依然亲临武汉指挥战斗的钟老,有武汉前线顽强奋战的医护人员,有全国各地自愿请战支援的官兵、医护人员等各类志愿者们,以及数不清的物资、款项捐赠的企业和个人……这些正是我们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团结、勇敢、大爱…… 也正是这场疫情,让我们正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也没有谁是谁的主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也希望你可以借此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你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那你该怎样去做才能成为那样的人?想一想,并把答案刻在你的心中,并立志做下去吧,未来需要你的力量!己亥冬去,庚子春来,虽然倒春寒的寒意未减半分,但是春日的阳光如约而至,我相信,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不是吗?等春来,等你来,等开学,我们好好拥抱。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