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架起沟通的桥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限制了所有人的脚步,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和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之外,为了我们的自身安全,响应国家的号召,也为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们被“困”在了家里,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我与孩子们正在学校上着课,期待着周末的到来,但现在......
为了不耽误所有孩子的学习,按照惯例,我们依然积极备课,利用直播网络与所有的学生进行了网上授课。没做之前真不知道自己还有做网络直播的能力,真的开始授课才发现,自己真正眷恋的还是那三尺讲台。现在网络技术发达,语音和直播随时都能与学生进行联系,但尝试了一周后,我们班的小家伙发来的语言让我百感交集,“老师,我听到你的声音就流泪了,真想你啊!好想去上学。”“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去学校?”“老师,真想咱班的同学啊!”听着这样一条条的语音,我是泪眼婆娑,我何尝不想我班这群小猴子呀!
每天在“优教信使”上查看学生的作业真是疲惫不堪,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每天坚持把八十几个孩子的作业一个个细细查阅,听着他们流利的背书声,我十分欣慰,我知道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这场灾难意外的增加了所有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时间,平时家长没时间照顾孩子,现在每天待在家里让他们有时间与孩子亲密接触,每每看到书写工整的作业,就似乎看到一个个认真负责的家长一样,因为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的心静下来了,读书声响了,书写的字也工整了。一次与家人聊天时,爱人的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他说:“你们的布置作业,在网上看都对,到底掌握的咋样你知道不知道?天天听录音背书都挺流利的,是读的还是背的你根本就不知道,不说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背书背不下为了上交作业,拿着我的手机偷偷录音上传,我都不知道,因为孩子总是想着反正老师只看作业,我背与读她也不清楚。”当时听了这话,我沉默了好久,是啊!作业都完成了,语音也发了,怎么才能真正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督促?怎么让他们知道老是也在关注着他们?随时都会督查作业和背诵任务呢?再翻钉钉群看消息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我不能利用钉钉上面的语音通话和他们打电话呢?这样既联络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也间接督促了孩子们的学习。为此,我与家长们约定每天下午5点以后就是我与孩子们的交流时间,每天15个,哪怕是和他们说2分钟的话,抽背1课的内容,也能起到督促的作用,随意抽名单,不提前告知他们,从第一个接电话的同学的声音中我听到了激动,孩子们没有想到老师会给他们打电话,激动的同时也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背诵课文,他们有空就读书,生怕老师提问到自己后自己不会。第一天提问了15个孩子,至少有一半都是不会背书,但声音是激动的,他们知道老师也在想他们,家长也很支持,我也间接性的做了电话家访,了解到了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虽然很累,但我很满足。第二天,全部都能背下来。第三天更好,平时没有关注到的孩子,这时候都能与之沟通,同时也能感受到家长在家督促孩子时的那种无奈,老师重视孩子的学习,家长就更重视了。每天的5点到7点成了我一天最繁忙而又最幸福的时刻,爱人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是时间?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时间出外工作的家长们都回来了,孩子一天的学习任务都结束了,提问背诵内容是次要的,最主要还是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在家里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提问到的孩子会紧张,会及时把不会的知识做好复习,没有提问到的孩子有所期待,期待接到老师的电话,就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班的蒲佳悦现在每天自己主动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她的妈妈私信告诉我说:“孩子接到老师的电话后很紧张,背的课文也是结结巴巴,有的甚至还不会,原来让她背书特别难,现在每天都要给你发视频,她说老师都表扬我背书声音特别响亮,我不能让她失望。”要知道她可是我班的最后一名呀!就这样,我们每天联系着,与学生之间的电话依然打着,家长们也挺支持,因为他们说老师的督促比他们说一百句话都管用,虽然累点,但收获挺大。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让我真正明白了,沟通真的需要用心,也让我无意中再次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就连平时极难沟通的家长都积极参与在了其中,学生也与我更加亲密了,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教育是什么?老师的职责是什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细微入手,真正的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他们会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病毒虽然恶劣,但影响不了我们的学习,正是这次疫情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收获;疫情再严重,总能战胜它!孩子学习也不能停歇,家长和老师更要携起手来共进退,这样才能打好这场特殊的战役。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句话感觉非常受益: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的铿锵。自己不奋斗,总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其实我们都应该这样,努力拼搏,才会有好的收获。习大大告诉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加优秀。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