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家中发起了家庭读书分享活动:我们家三口人,每人选一本书,一周内读完,然后大家再在一起分享。很好的提议,我和他爸都赞成,于是活动从此刻开始。
首先是选书。我本来想在我的书柜里选一本书进行阅读,我书柜中的书大都是教育类和心理类的书籍。可正当我想着要看哪本书时,儿子给我拿来了一本书。并给我说:“妈妈,你总是喜欢看同类型的书,这次换个口味,看看这本书吧。”当我看到他手中的书时,第一感觉是:哇,这么厚!随机问他:“什么类型的书啊?”他说:“一本侦探推理小说。”我犹豫中接过书,当我看到书名时,突然有了要读的冲动。
“《黑暗的次方》”,我明知道这是一本侦探推理小说,可我的脑海中却和现在的疫情联系在了一起。黑暗的次方,如果说第一个人感染生病,是他(她)面对的黑暗,那么现在疫情的发展,不正像是“黑暗”在以次方的方式扩散吗?手中拿着这本书,心中就在想,我要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希望疫情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消散。此书总共408页,我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我知道看书和疫情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但当我看到疫情也正像我所期盼的那样,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人们的生活时,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
再看书名。这本书封面上的英文名是:《The Power Of Dark》。我的理解是:黑暗的力量。当时没太在意,觉得黑暗的次方也就是黑暗的力量吧。可看到后半部分,书中(P341)的解释时,才得以明白。原来power这个单词竟然还有次方的意思,看来,还是我孤陋寡闻了。这也提醒了我,在学习英语时,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一定要全面,否则就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当然,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考虑周全的,不懂的一定要认真地去寻找答案,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学习和认知都太过于浅薄,而缺失沉淀和厚重。
再看作品。《黑暗的次方》这本书包含了三个既独立存在又有些许联系的故事既:《黑暗的平方》、《黑暗的立方》、《黑暗的N次方》等。关于故事的内容,我不想有过多的描述。但书中谈到主人翁吴忌,说到他认为查案就像是玩拼图(P47):凶手、被害人、证据、关键线索这些都是碎片,当这些碎片全部到齐且放到正确位置后,拼图完成,案子自然而然也就破了。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贴切。并且有了这个比喻后,让人看到那些沉重的案件时,不会感到那么的沉闷,有了继续读下去的信心;再就是阅读就好像和主人翁一起玩拼图,中间肯定是需要费一番脑筋,但当最后拼图完成时,大家就会和主人翁一起获得成就感。这点也很不错哦!
最后说作者。作者是艾石。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一定是笔名。于是上网查询,想得到更多的关于他(她)的信息,但总体来说,还是很少的。但不管他(她)是谁吧,我们还是拿作品说话吧。每次读书,我在阅读书中内容时,总会有这样的思考:这部作品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说实在,我觉得想写出一部这样的小说,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书中,侦探要破案,需要懂刑侦学、心理学、药理学、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小说里还有科幻色彩、游戏的设计、还牵涉到了儿童失踪、卖淫吸毒、试药等一些现实问题等。许多元素的呈现交错其中,这就需要作者有强大的能力,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一个既完成又有趣的故事,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推理能力,以及对于整部作品的把控能力。
第一次看这样类型的书,刚开始时,我真的不知道应从什么地方去分享。所以看完后,就一直在脑中思考这个问题:分享时,我到底应该说些什么?现在看来,我已经把想说的都总结出来了。读书,不仅仅是从书的内容中才会有所获,而是从各个方面,我们都能有所获的。不是吗?看看,现在我是不是已经从中悟到了许多呢?
附故事简介:
这本书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了距今数十年以后,并设定了一个科幻的背景。主角吴忌是一名因工作失误退役的警察,心中一直有一些心理阴影。
书中共有三个故事,三个既独立存在又有些许联系的故事:《黑暗的平方》讲的是:警方在一偏僻山坡上发现了几个遇害的男孩。经调查发现他们都是在下雨天失踪,失踪时穿着黄色雨衣,并且他们都在玩一款叫做“死亡方块”的虚拟网络游戏,当时全国95%的孩子都在玩……,作者和助手通过走访找到线索进而找到了真凶。
《黑暗的立方》讲的是:一个关于“三胞胎姐妹风、雅、颂”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设计一环扣着一环,故事起于小妹的委托,终于大姐的伏法。里面虚拟与现实的交错出现,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性,牵引着读者跟随着主人翁的脚步,一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完成生死竞速,直抵罪恶的魔窟,最后让真凶一步步地浮出水面。
《黑暗的N次方》讲的是试药员“寅”离奇死亡,药头公司高管也相继被害。并且这个案件把前面的碎片,又都一一地联系了起来,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这个故事里,对于科学元素方面的运用,虽然在其他的故事中,也都出现过,但在这里的出现,也合乎情理,还是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的。
写于2020.2.21日12:43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