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给你的礼物——你好,9岁
亲爱的宝贝:
过两天,就是你的9岁生日。对于你的生日,你一直念念叨叨,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前你时不时的问我:你要送我什么礼物?讲真,我真的没什么特别礼物送给你,反正平常该买的都买了,咱们虽不是多么富有,而你定是衣食无忧的。
有一天,你说:妈妈,你给我写封信,当做我的礼物吧。写信?倒是个好主意。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你的小时候(嗯,好像现在也不大),从出生便常常用文字记录你的成长,也常常给你写信,生日写,六一儿童节也写。
现在特别感谢曾经的记录,如若不然,我大概早已忘了你一岁多整天围着饭桌往我们饭碗里扔东西,而我们必须练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对你各种围追堵截;我大概也不会记得你曾经淘气的将小便倒在扭扭车的后座,然后用手蘸着“品尝”味道。
当然,更多的是,这些记录,让我记得你不到1岁就喜欢了图书,不到2岁就认识了26个字母,二十多首唐诗。我要感谢记录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之间的欢乐时光。比如你1岁多,我为你编的儿歌:你拍一我拍一,Luna宝宝不淘气……我为你编的“美妞守则”第一条:讲卫生,“美妞守则”第二条:懂礼貌……
好吧,我不再一一举例了,反正你也识字,有空了可以带你到我的空间里、博客里去看一看,我为你记录的几十万字的小脚印吧。
现在,让我们从回忆中走出,回到今天的主题——你的生日吧。
你2岁生日时,我写到:对你没有什么样的期望值,不求你多美,只愿你快乐无忧;不求你多聪明,只愿你健康无恙;无求你多出色,只愿你安然成长。
你3岁生日,我分享了几个关键词:陪伴,规则,口令,习惯。我很庆幸在没有阅读家庭教育书籍的原始状态下,我在2岁以前给予你无条件的爱,3岁,关注了规则、陪伴与习惯。
5岁生日,我给你的寄语:人生不必完美,努力就是最好的状态。
6岁生日,我和你聊聊“懂事”。
现在,你9岁了。
在我国古代,9岁的孩子,头发从散乱的“垂髫”要扎成两个角,称作“总角”,我觉得象征着一个儿童从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状态要晋级到一个有约束、有序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9岁的你,好像也的确更懂得约束了,我说的这份约束,不是来自外力,而是你对自我的管理与约束,以及你与周围世界相适应的一种状态。
既然信是写给你的,还是不用这么晦涩的语言吧,就用一些你的故事,来看看你的样子吧。
先从最近你与弟弟的相处说起吧。
2020年的春节,是一“疫”孤行、举家皆宅的节日,颇有些出人“疫”料。为了减少走动,我们和叔叔一家住在了一起,小家变成8口大家,你终于和心心念叨的“想和弟弟一起玩”、从以往的“周末偶聚”变成了现在的“朝夕相处”,一晃就是一个多月。
坦白讲,我们几乎没有给你讲过“你是姐姐,要照顾弟弟、让着弟弟”之类的说法,一是你俩年龄相差不大,二是将你们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只是姐姐弟弟。
我想对你说的是,这阵子,通过我的悄悄观察,你已经自然而然的在“扮演”一个姐姐的角色,那么质朴,又那么真挚。
我记得有一天早上,爷爷做的火腿炒饼,你起床早,先吃了早饭,我听到你在叮嘱其他人:“你们不要把火腿吃完了,给弟弟留点,他喜欢吃。”后来,又不放心的跑到厨房,拿起一个小碗,从炒锅里一片片挑出了火腿,嘴里还喃喃道:“我先给弟弟挑出来,他喜欢吃。”
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打动了我,当时我眼中的你,浑身散发出温柔的爱心光芒(请自动脑补画面)。连奶奶也夸奖:Luna到底大了,以前还经常和弟弟争,现在也不争了。
“不争”,是你自我管理的开始。和以往相比,你更懂得谦让,更懂得合作,两人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自己协调着去解决,而不再是一味求助大人或者告状,这些在你们俩“扔飞机”“搭城堡”的游戏中,都有体现。
在“不争”的基础上,你还有了更多的关爱与体贴。
还记得么,那天给你们两个喂蛋糕吃,你第一句是“你给弟弟的比我的大”,紧接着便是“他多一些就多一些吧”。还有那天,你在楼下学习,课间时我给你切了水果,你脱口而出的是“要给弟弟留一些”,当我告诉你,我给弟弟已经切好、拿到楼上了,你才开心又放心的吃起来。
你看,是不是连你自己都没有发现,原来你这么可爱呢?妈妈的眼睛就是一台摄像机,将你的点滴美好都记录下来。作为姐姐,你也许不是那么的优秀,可是我已经看到你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除了与弟弟的友好相处,你与父母的相处也愈发和谐。你更加体贴父母,比如每天早上若你先洗漱,定会给妈妈的刷牙杯里接好热水;你能够接纳父母做的不好、不够,从以往的“不行,你怎么这样这样呢?!”变成现在的“好吧,这样也可以”。
当然,这份自我管理更多的体现在你与自己的和谐相处中。记不记得?你时不时的告诉我,你很羡慕同学有多么漂亮的钢笔,多么香喷喷的橡皮,多么美的纱裙……我理解你的“羡慕”,我很欣慰的是,你自己也能理解你的“羡慕”,你说:我不是攀比,我就是觉得那样挺美的。你知道么,这就是我为你骄傲的地方。
妈妈给你讲过,“羡慕”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看到好的、美的、特别是别人拥有而我们没有的,心里充满向往,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正所谓“人皆爱美”。我欣慰的是,你的“羡慕”没有“妒忌”成分,你总是真心实意的美滋滋的为别人高兴;你的“羡慕”也不是“攀比”,当你觉得自己没必要拥有时,便不会索要。你虽然会说同学的书包多么多么漂亮,最后还是每天乐呵呵背着自己的书包上学校;你虽然会说某某某的钢笔多么多么精美,你依然会用自己的钢笔一笔一划写出工整的作业。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是一步步与世界相妥协的过程,这个“妥协”不是消极不作为、不是轻易服输,正好相反,这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我的过程,是一个接纳周围、原谅不满的过程,是一个懂得感恩、营造美好的过程。而你,正在自觉不自觉的、懵懵懂懂的,走在这样一条成长之路,内心美好而坚定,目光闪亮而晶莹。
今天,好像我们聊的很多的内容都与“自我约束”有关,接下来,我们来聊一个与“收”相反的状态吧,那便是open。
你刚刚学过的一篇课文《池子与河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池子很享受自己的安逸,静静的享受着微风、落叶,直至被枯叶、芦苇布满,直至生命的干涸;小河湍流不息,承载着小舟大船,滚滚前行,生命始终在奔腾欢唱。
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只有在开阔、开放、不断摄入能量的状态下,才更有生机与活力。而你,无疑就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孩子。
我喜欢你饱满的热情。读书、写字、上学、写作业……对你来讲,都是无比重要、无比珍视的事情。你总是以积极利索的态度对待,且不喜被人打扰,你的自觉与热情,让我们省心不已。你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很有趣,哪怕是扔纸飞机,都欢乐无比,满屋子都是尖叫与欢笑。真好,这就是孩子的样子。
我喜欢你阅读的专注。从一年级,识字不少的你便开始自主阅读,起初,也是绘本和一个个的小故事。二年级,你看了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后,就对这样的大部头小说入了迷。此后陆续看了《草房子》《根鸟》《细米》《山羊不吃天堂草》,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还有孟宪明的《花儿与歌声》,包括最近非常入迷的《哈利波特》。你常常会看的很投入,兴之所至,由衷感叹“写的太好了!这个书太好看了!”你知道么,你阅读时的专注,特别迷人。
我喜欢你傻乎乎的气息。9岁的你,没有一丢丢的少女感,身上还充斥着儿童的傻傻的气息,这一份童真让我格外珍惜。比如,虽然你看了很多的书,却还是傻傻的分不清小说与现实,你会好奇的问:怎么有人叫青铜、葵花这样的名字?这些都是曹文轩自己真实的事情么?最近,更是问了好几次:到底有没有魔法学校?我也想上魔法学校,你看看这是需要准备的入学物品。妈妈你也去伦敦给我买一个飞天扫帚吧,还要一个魔法棒。
孩子,有没有魔法学校呢?你觉得有,便有。
我喜欢你发自内心的善良与美好。这一个多月,每天,奶奶都变着法子为我们一大家子做好三餐,烙油饼,做凉粉,炸油条,煮豆腐串……奶奶喜欢看我们吃的饱饱的样子,而你,总是在奶奶做好饭后真心的道一声“奶奶辛苦了!”为什么这么肯定,你的感谢是发自肺腑而非口头上的礼貌呢?你还记不记得有一件小事,弟弟晚饭吃得少,临睡叫饿,让奶奶煮了面条。结果,你依偎在我旁边,嘴角委屈,眼中含泪,你说“我觉得奶奶太辛苦了!”说着,泪扑簌而下。后来为这事,你还“教育”弟弟:你晚上好好吃饭,不要让奶奶再给你加餐,奶奶已经那么辛苦了。孩子,你的善良与柔软,打动了我。
我还喜欢你对自我的认可与坚持。记得从一年级最初“看图写话”起,妈妈充当了一段时间的陪练,陪着你上路。那时的你,虽然会听我的练笔,却从不去抄我的句子,小小的你,透着一股子坚韧与执拗:“那是你的句子,我要写我的句子”。不知何时起,你的写作再也不用陪练了,接收到作业后,你总是飞快的、独立的完成,还别说,真的是越来越有模有样了呢。因为珍惜你的独立,我们与你交流想法也会婉转建议,而不使用父母的所谓“权威”。不盲从、不跟风,找到并坚持做自己,我为你点赞。
亲爱的孩子,我们俩常常腻腻歪歪爱的表达,我们之间也会有一些不怎么开心的小摩擦(虽然几率很小很小哦),我很感谢,你越来越能够包容妈妈偶尔的小急躁和小冒火,所以我们的摩擦总是很快平息;我也很感谢,你可爱无辜的小表情,让妈妈越来越懂得自我收敛。你看,我们都在成长,不是么?
亲爱的孩子,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你,我对你非常非常满意,甚至充满了感激。也许你不是一个考试满分的小孩,也许你还有着这样那样的小不足,可是在妈妈心里就是一个满分宝贝,甚至在写这封信时,我竟然想不出你有哪些缺点。
说这么多,居然没有提到爸爸,在信的最后,还是“捎带”提两句吧。你有一个温和的智慧的爸爸,你有一个愿意陪你手工、陪你折飞机的爸爸,你有一个“爸爸我要喝水、爸爸电脑不动了、爸爸……”随呼随到的爸爸,你有一个每晚你睡了会忍不住多看你几眼、满脸堆笑的说“真是太可爱了”的爸爸,最主要的是,你有一个“你是不是听我的话?我是不是听妈妈的话?所以咱家妈妈最厉害”的非常体贴妈妈、包容妈妈的爸爸。
感谢我们是一家人。
好了,亲爱的孩子,这封信写的不短了,不知这份礼物你可还满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迹,你也深谙此理,用你的话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所以,我从不拿你和别人比,你也不喜欢和别人比。
对于你的期望,无他,就是内心丰盈,长成自己的样子,便好。
9岁,生日快乐,平安顺遂。
爱你的妈妈(爸爸)
2020.3.1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