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神兽交锋的寒假生活(十八)
作者||朱海梅
1
曾经我写过一个小系列,也是表现我和女儿的日常,《我和女儿之间隔着一个手机》,那是女儿刚上六年级的事情,手机每一次都是我给女儿的买的,这几年确实给换过几部手机。
对于我来说,接触网络,接触现代化的电子新产品也是现代儿童一项技能,所以因为电子新产品生气过,从没有真正地去给她断掉过。
网上有一篇文章很有名,《要想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对于这篇文章,我也是赞同的,可是现实是完全不让一个孩子碰手机,这也不是很现实的事。
针对手机在矛盾与徘徊中,一直存在着。
这个假期中,也因为手机的事,说过几次,但是并没有硬性的规定,随着“停课不停学”地开始,手机的管理需要纳入日常。
2
那天的思想地震之后,变化还是有的,对于我来说,想要的是天翻地覆地变化,现实是一天只是听完了课,按要求完成了作业,并没有与想象之间的距离更近一些。
为这个问题?做事要效率的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着急过,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些在前几次的基础上,改变是有,但是并不彻底。
对于一个人身上的缺点,其实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改正一个缺点都是很难的,特别是彻底的改变,特别是内心动力不足的时候。
在某种程度,一瓶不满,半瓶在响的思想,也是一个人不好的改变的原因,一个接近满瓶的人,总想变得更优秀,所以努力程度会更大一些;一个接近瓶底的人,也好改变,因为欠下的太多,空间很大;唯有半瓶的人,自我满足的现状,总有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在做怪,所以不改,改得也不彻底。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思想也导致行动的不力。
3
第二次思想地震开始。
这种源于上次的不彻底,这个假期长,也有长的好处。
针对一个缺点一追到底。如果放在平时,即使想做什么,不是时间不足,就是点对不上,很多坏习惯,一直改得不彻底,就是平时时间一直没有对上。
这次儿子代管,手机拖管,作业辅导,习惯养成。所以在一定程度我省出很多时间,去反思与思考。
针对这个拖沓的事情,终久还是提上日程。
不但要改,而且要彻底一些。
4
问题还得从每一个时间点说起。
首先做题效率不高,是因为专注力不够,做着这事,想着那事,后来才知道,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儿子针对这件事要求是:你不需要想着你的兴趣、爱好、想法、个性等,只需要做一个“明白人”。现在就是提高成绩,没有成绩,其它条件都是没有用。
针对这个观点,虽然有一些偏激,现实确实是这样的。在短短的一百天内,想啥确实都没有用,在疫情的情况下,没有老师的监督,再不自制,结果可想而知。
女儿的观点是:想休息、想画画、想玩会手机、想发发呆,做一个自我。
儿子要求:如果现在做不到内心清楚,高中怎么办,除了吃饭、睡觉,只有一件事,就是听课做题。
现在放下一切,要不被管;要不不管,任其发展做一个真正的自我。
给一夜的思考,第二天准确地答复。
不欢而散。
4
手机的问题。
这个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自从妞的手机被拖管后,我也没有再问过。
手机不玩了,赌气般地抽出大量的时间画画。
儿子针对这一个问题,给出两种选择:定量和定性。
定量:从拿手机那一刻,开始秒表计时,绝对公平。
定性:看一天的具体的表现,多一点也行,但是一天的学习要达到而且有效率。
二选一,五分钟思考,时间到不给答案,等于放弃。手机就彻底托管,不用再问了。
最后选择的是定量。
达成目标:画偶尔可以画,但是不能占用大量的时间,心主要用在学习上。
5
又一次的思想地震。
订正一个坏习惯,相当于一个人重新开始一次。
这个假期,除了基本的学习,一直都是习惯的养成,不停地斗争中。
补的课是以前欠下的,习惯也是如此。
一个孩子的成长,确实不容易,小时候担心生病,长大了担心学习,后来才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和习惯做斗争。
这个假期,虽然小神兽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每天都在成长,在成长的过程,补的都以前欠下的。
希望以后的时光,风和日丽。
2020.2.28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