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五育兼修 做合格公民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3-01 浏览:443
导读: 促五育兼修 做合格公民 ——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崔随庆致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截止到今天,我们的寒假已是第40天头上。这个假期如此漫长,让平时即便不喜欢上学的孩子也渴盼起早点开学;这个假期如此难耐,让我们倍加觉得阳光下的自由是那么美好;这个假期如此沉...

促五育兼修 做合格公民

——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校长崔随庆致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截止到今天,我们的寒假已是第40天头上。这个假期如此漫长,让平时即便不喜欢上学的孩子也渴盼起早点开学;这个假期如此难耐,让我们倍加觉得阳光下的自由是那么美好;这个假期如此沉重,让我们每天都在疫情信息的更新中焦虑着、祈祷着、希望着。但这个假期也让我们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经历,通过各种信息媒介,我们足不出户,感受着武汉的坚强,中国的脉动,世界的潮汐。一边是风雨如晦,疫情暗涌;一边是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置身其中,你们,祖国未来的主宰者,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呢?今天,就这个话题,我想给大家聊聊我对你们的期望。

同学们,咱们学校的校训是“人皆英才,人人出彩”,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它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只要你们充分相信自己,不懈努力,每个人未来都会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由于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不同,后天努力程度不同,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肯定也是千差万别、各有不同。但,我对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画像:有人性、会学习、懂生活的合格公民。

这个画像其实就是学校对培养对象的定位,是学校想要赋予所有八五学子的共同基因!


第一,要有人性。

人的属性分为动物性、人性和社会性。人性其实是由其动物性和社会性发展而来。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性总是和社会形式、社会关系相关,这个世界并没有超阶级的人性。不同的文化认同、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意识形态都对人性有不同的认识。对于这次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不喜欢的日本雪中送炭寄来了大量抗疫物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让我们异常温暖;而很多人一贯崇尚的美国却在我国最艰难的时候落井下石,不仅连一丝一毫的人道主义援助都没有,还在《华尔街日报》上打出了“东亚病夫”的标语,让我们倍感心寒。这,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所以,我这里提出的“有人性”当然有其“阶级局限”,归结为四个方面: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情操、有合作精神、有家国情怀。

1.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是怜悯之心,是慈悲之心,是博爱之心。是日本14岁的小姑娘为抗疫募捐时在街头的一个个鞠躬,是山东寿光菜农连夜采摘运往武汉的一车车蔬菜,是武汉快递员汪勇深夜护送医护工作者的一次次往返,是全国各地小学生捐出的一张张压岁钱。当你面对弱者能萌生一份同情,当你看到遇困之人能出手相助,当你对犯错之人能给予一份包容,当你对别人的付出能心存一份感恩,你,就是大爱之人。

2.有道德情操。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是道德操守。是克己、自律、文明、守正的个人品德,是爱国、守法、明理、诚信的社会公德,是勤勉、敬业、团结、奉献的职业道德,是尚俭、睦邻、孝老、和谐的家庭美德。在这次抗疫过程中,钟南山院士的敢说真话、勇于担当,无数医护人员的“逆行”,新闻媒体忠于事实的报道,政府、社区人员深入一线的排查,广大教师“停课不停学”的坚持,广大民众严格按照政府要求待在家里的“蜗居”,这些,都是道德情操高尚的表现。相反,那些隐瞒个人行踪、造成疫情扩散的人,那些冲撞、辱骂甚至殴打社区排查人员的人,那些官居高位、尸位素餐甚至临阵脱逃的人,那些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趁机大发国难财的人,那些编造谣言、误导民众甚至恶意攻击政府的人,都会被历史记录,被人民唾弃。

3.有合作精神。合作精神是大局意识,是协作意识,是服务意识。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是互帮互助、相互补台的团队精神,是克己奉公、他人优先的献身精神。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只用了短短十天时间就投入了使用,背后哪里有什么奇迹?只不过是一群善良执着的普通劳动者用命在拼,只不过是设计、施工、水电、网络、物流、建材、医疗设备等单位不舍昼夜、与时间赛跑、统一协调、精密配合的结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湖北医护力量吃紧、前线告急时,国家卫健委举全国之力,集优质资源,统筹安排十九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十六个市州县,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机制在三峡移民、汶川重建、东西扶贫、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重大疫情、重大建设时提供的不仅是一份帮助、一份扶持、一份救济,更是一种守望、一种情谊、一种精神。正所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同声相应,是同气相求,是同命相依。是天下为公的爱国情感,是休戚与共的民族精神,是先国后家的文化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不是宅在家里埋怨度日如年,不是不戴口罩还要四处乱窜,不是自己没有感染就认为疫情与己无关,而是像洛阳市伊滨区14家小企业连夜加班一夜之间凑齐了火神山医院的订单,是武汉盘龙城一家小餐厅每天忙忙碌碌赔本也要为金银潭医院医务人员提供1000份盒饭,是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骆名良将所得工资7000元全部捐献,是一个出国旅游人员为了能多带几只口罩回国给同事把随身行李都抛到一边,是每月600多元工资的环卫工人却拿出了12000元的捐款,是“不计回报、不计生死”逆向而行的数万医护人员,是医疗物资生产厂家的工人牺牲假期的加班加点,是除夕夜中国军人肩负神圣使命去驰援武汉。每个人都扛起自己肩头的责任,每个中国人都为这个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它的模样就会越来越漂亮!因为,“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第二,要会学习。

学生的本分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进步、进步、再进步。学习成绩好坏与智力密切相关,而大部分学生在智力方面的差距并不悬殊。之所以出现成绩悬殊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就是不会学习。

1.要学有态度。学习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学习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才会有效、高效。记得深圳一所中学运动会上某个班级打出了“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的条幅,像这种为了让妈妈快乐的学习是被动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难以让孩子走远。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学习者”,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需要教师、家长去刻意培养和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去刻意养成。学生只有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不断激发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努力从学习过程中去寻找、体验成功的快感,学习才会逐步走向优秀和卓越。当前的网络课堂,学生失去教师面对面的监督,没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和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会更大,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正式复课以后给师生会带来更多麻烦和困扰。

2.要学有方法。初中学科较多,知识更加灵活,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味的死记硬背显然不能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部分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方法得当,学习效果上也事半功倍。近期由于受疫情影响,学生居家通过网络课堂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提出了较高要求。良好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会固化成学习习惯,将会让学生终生受益。比如,课前预习、作业认真、带着问题听课、不让问题过夜、科学规划学习时间、列好每日学习清单、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及时复习、善于梳理提炼所学知识、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科学习方法等。尤其是在家学习,身边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时,更要主动隔绝干扰,远离电视、游戏,把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清除走;上课时做好笔记,认真听讲;课下利用好碎片时间,学会利用回访加深知识理解巩固所学;多阅读、多练习、多写作等。只要方法对头,再加上毅力和恒心的加持,成功必定是唯一结果。

3.要学有所长。看过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让孩子学有所长,拥有一项伴随一生的兴趣爱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每个孩子天性禀赋各不相同,后天发展方向也要基于自身基础做出最适合自己的的选择。我们学校提出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不断“试错”,在多元的发展可能性中找出、定位并努力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奋进,即“心比天高,但切入点要比针尖还细”。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学生学习应以广博为基,以专长而过人。天生的叫做天赋,但没有孩子生来就有特长。孩子的特长要靠后天的培养。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发掘自身的特长,将自己的闪光点不断地放大,最终做到“心有所向,学有所长,长而有用”,为未来人生奠基。


第三,要懂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一样,对生活的理解也不一样。生活有酸甜苦辣,有生老病死,有富贵或贫穷,有坎坷或平顺。作为学生,无论是生活的内容还是生活的方式都有其独特性。懂生活,不仅要懂如何去生活,更要对生活的意义、价值有深刻的认识。学生的生活不是只有学习,还有艺术和健身;不是只有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不是只有小伙伴,还有身边的师长和广阔世界中更多的行路人。

1.要有健康身体。春节祝愿中词频最高的词我想莫过于“身体健康”这个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意味着拥有;健康,意味着一切。你正为之奋斗的“诗与远方”全赖你的身体无恙。在当前的抗疫阻击战中,我们看到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还有精力投入高强度的抗疫工作就是得益于他强健的体魄、坚持不懈的健身。一个孩子,如果能将运动的精神贯穿一生,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将是一件受益终生的事情。初中阶段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即便居家隔离期间也不应放松。除了坚持锻炼,还要不断提升健康意识。截至25号,肆虐的新冠肺炎已经夺去了2666人的生命,确诊感染者达到77779人,但即便面临如此严峻的防控形势,依然有很多人不按政府要求居家隔离,仍然不戴口罩到处乱逛,不仅漠视自己的生命健康,更是把别人也置于危险之中。所以,只有全体国人人人都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更日趋强大,而像《华尔街日报》《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这类歧视性文章终会沦为“国际笑柄”。

2.要有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审美能力决定生活品质,不懂审美,生活就失去了颜色。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穿衣打扮需要审美力,居家装修需要审美力,旅游拍照需要审美力,欣赏字画需要审美力,就连出去看个电影、听个音乐会也需要审美力。一个懂审美的人,他不只是在“生存”,他是真正的在“生活”:他的眼睛里有色彩,他的耳朵里有旋律,他的脑海里有想象,他的心田里有情感!无论他走到哪里,无论他置身何地,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音画之美、运动之美都会让他怦然心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有感天动地的人性之美留给我们永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一声令下,全国多少城市按下暂停键,“封城”举措最大程度遏制了病毒的扩散;一声令下,几万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前赴后继“逆行”武汉;一声令下,“基建狂魔”们奇迹般地在10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一声令下,十几亿国民自觉遵守号召,居家隔离就是为国做贡献;一声令下,为了满足医护人员和民众对口罩、防护服的需求,多少企业极短时间内实现了扩产、转产。这里,我们看到了千万逆行者的背影之美;看到了中国军人的本色之美;看到了无数志愿者的奉献之美;看到了亿万群众的同心之美......大疫就是大考,危机就是契机,愿同学们通过这场疫情阻击战,能让自己的眼睛更加明亮,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澄澈,让自己的情感更加充沛!

3.要有劳动技能。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生活,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教育应是人生第一教育。但如今的孩子们最缺的也是这一课。在一些学校里,为了分数,劳动教育严重缺位,造成不少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失,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看不起劳动者的学生大有人在。如何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呢?我们看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一些聚集性行业,比如旅游、餐饮、酒店、交运、地产等,损失以万亿计算。中国经济虽然受了损失,但没有出现混乱,支持中国人生活需求的经济部门都在加速运转,除了口罩等防疫急需品的生产能力一时达不到需求水平的扩容,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一样也没有减少供应,电力、网络等基础部门无一出现问题。这其中既让人看到了中国政府强大的战略反应能力,也让人看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一个政府、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运转需要各行各业的人齐心协力搞好配合,每一个“零部件”都重要,每一个行业都必要。所以,同学们,从小培养劳动习惯,深刻理解“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无论你们将来从事哪个行业,熟练掌握一门劳动技能,能够自食其力造福社会,这就是你们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第四,做合格公民。

“合格公民”这四个字是我们学校定位培养对象的中心词、关键词、核心词!每一个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国的公民,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国的教育目是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所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合格的公民”。显然,从“公民”到“合格公民”,其间需要教育的力量、学习的力量!

大家知道,这次疫情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但期间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和令人痛心的现象。在这个考场上,考验面最广、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每一个公民的素质。面对疫情,有的人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其言其行让人泪目、让人感动;有的人自私自利,趁机大发国难财,或将个人的自由凌驾于他人的生命安全之上,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勾当,超越了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底线,展现出人性的丑陋。我们常说“大难兴邦”,“兴邦”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激发、唤醒的“人之为人”的良知、人性以及道德和社会责任。每一场灾难,都是对人生价值观的一次冲击与淬炼,都是一个宏伟的课堂、一场震撼的教育、一场没有问卷的考试。这场考试,如果有答案,答案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合格的公民呢?我这里概括了四句话:有公民的观念和意识;有公民的素质和修养;能正当行使公民权利;能切实履行公民义务。之于你们,就是要明白自己的学生身份,认真完成学校和老师交给的各项学习任务,尽最大可能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之于当下,就是要认真遵守居家隔离的相关规定,保护好自己,也监督好家人,同时,尽快适应网络教学新形式,把高质量的居家学习当做最好的防疫;之于未来,就是要遵法守纪,爱岗敬业,文明自律,仁爱诚信,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学们,以上对我校设定的培养目标“做有人性、会学习、懂生活的合格公民”联系当前的社会形势进行了说明解读,希望能有助于你们的成长、成人、成功!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401.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