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博客而结缘 说起“颜色”老师,我们也是因博客而结缘…… 前几个月,偶然间读了“颜色”老师的一篇文章《第二节课,她朝教练发飙了》,文章主要讲了她女儿luna在学游泳课时因和教练起了冲突而委屈地大哭起来。后来,她针对这件事儿给luna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课。 记得“颜色”老师在事情发生后,先是轻轻地抱着luna安抚了她的情绪,接着在肯定了孩子努力、认真的情况下向孩子解释了冲突的原因,并跟教练也简单说明了情况。我想,如果是我,将来有一天面对与此类似的情景,我的“教育”应该就此而止了。但是“颜色”老师却不是,她晚上回家后又跟孩子上了一节课。那节课让我也深深受益……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方式,有可能不那么友好,有可能有其他的习惯跟你不一样,他们不可能因为你而改变,他们就是他们,那有没有想过,到那时,你如何与他们相处?” 这段话,不仅使luna陷入了沉思,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沉思……是的,对于很多不同的人,我们可以不去喜欢他,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合作、共处。 也是从那时起,我注意到了“颜色”老师,并深深钦佩于她跟孩子的相处方式与她那平凡却富有深意的教育智慧。除此之外,这更让我觉得,自己应该趁年轻多积累一些知识和家庭教育的方法,因为我也想让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和luna一样,在她人生的每个年龄阶段,遇到问题时,都接受到适合的、更全面而又科学的家庭教育。当然,这一切要从一个优秀的父母开始做起…… 后来,我又无意间读到了“颜色”老师的文章《转念一想,有多重要》。原来那些不好的事情,经过自己静下心来的“转念一想”竟也会如此地释然、欣慰?是的,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的太多”。但如果当我们积累的知识够丰富、够全面,我们想的问题便也会更为辩证、更为深刻……因此,也是从那时起,我渐渐地开始“强迫”自己:没事儿一定要多读书,凡事皆可“转念”多想,生活才会快乐许多…… 再后来,我也会时不时地走进“颜色”老师的博客中,有事没事儿的读读她的文章,长长见识。但除了能读她的文字,我却对她本人的情况一无所知…… 去年9月份,我参加了郑州市教育博客举办的“朗读者”。那次有位管理人员跟我说,我做的PPT将“百合花开”写成了“白合花开”,我很不好意思的跟她解释到:“不好意思,PPT是晚上发邮件时临时做了一张,怕视频播放不了,所以作为备用,但是确实是自己太大意了。”我忘了后来她说什么,因为当时她还要忙着彩排,我因为要上台也紧张得不行,就那样匆匆一面就过去了…… 虽然参加了那次比赛,但是自己还是挺遗憾的,因为那些平时读我文章的编辑老师们也在会场,但我却并不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寻觅到他们。所以直到我回来了好多天后,我才知道通过博文,知道“初荷”老师当时也听了我的朗读。 后来的后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无意间加了一位博客管理人员的微信,但记忆中,我们并没有太多的聊天。直到一个星期后,我在朋友圈无意间点开了一篇博文,那文字读起来着实让人心生温暖,于是便忍不住打开了那人的博客首页,也是从那时起,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她就是“颜色”老师!瞬间觉得自己好幸运! 小年那天,我和因博客而结缘的贺纪英老师一起参加了第十三届郑州教育博客的颁奖典礼,我俩都满怀着期待要见见那些博客编辑的老师们,但是那天虽然编辑老师们分队伍进行了一些小游戏,但我们作为“坚守队”的队员,也只能在台下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编辑老师,却傻傻地并不能分清楚谁是谁。所以还是有些遗憾……不过那天,我却又意外遇见了“颜色”老师,那时她正在耐心地组织着会场纪律,我也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将“文字印象”与“本人形象”进行了初次匹配。 今天,再次看到了“颜色”老师的文章,是她送给女儿luna的一封信,大概4000多字的文章,我一气呵成,并且忍不住读了第二遍。温柔且智慧的母亲、懂事且可爱的孩子、美满且幸福的家庭……让一切让我这样一个旁观者的内心都充盈着满满的幸福感,满心的“羡慕”!是的,这确实是一份极其有意义的生日礼物,相信luna长大后自己读起来,也是她一辈子最珍贵的回忆。 “颜色”老师的博客记录了很多关于luna的成长记忆,而我也特别喜欢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记录生活。从17年开始,我制作了三本生活回忆录(每年一本),有关于旅游、有关于做饭、有关于外出学习还有关于家人相聚……我用一张张照片定格了那一幕幕幸福的画面,而关于文字的记录却大都是短短的几句且保留在我的私信里。读了“颜色”老师的这封信,恍然间又为我的“记录”开辟了新的“天地”,相信“博客”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记录我的生活,见证我的成长。 因博客,让我认识了很多很多老师,有的在生活中见了面,如:“颜色”老师、“贺纪英”老师、“雨夜星光伴”老师还有“hello菜菜”老师;当然也有很多没有见到面的,如:“燕子”老师、“徐梦珂”老师、“红色雨薇wxf”老师……还有一些我们可能已经见了面,但却并不太熟悉的编辑老师:“初荷”老师、“葱花鸡蛋饼”老师、“梅溪”老师等,我们皆因博客而结缘,谢谢你——郑州教育博客! 因博客而结缘,相信我们以后定有机会相见! |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