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长大系列17
游戏的魅力
女儿喜欢游戏。
从女儿两岁会玩游戏开始,我就是她最忠实的游戏玩伴。她的游戏事业从简单的玩具开始,对玩具的痴迷已经到了“看见就想买”的程度,家里的玩具经过几次“断舍离”,至今还有大大小小两百多件,摆满了客厅角落。女儿的游戏玩具从最简单的单件玩具开始,不厌其烦的拉着我跟布偶说话,摆弄弹力车和我进行比赛。随着看动画片的增多,她的玩具开始成套买进,比如“汪汪队的所有狗狗”“睡衣小英雄”“超级飞侠的各类飞机”“小猪佩奇全家福”“猪猪侠的各种宠物兽”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她喜欢的各类套装玩具。如果只是玩玩具,就不能算是游戏,游戏的关键是场景和情节,拥有整套玩具之后,我们的游戏也开始升级:最初是模仿动画片中的情节来玩,进而是交叉电视情节,最后是自设情节游戏。关键是女儿借用了我的“招”,在自设情节游戏中加入大量的运动因素,苦了我的老胳膊老腿。
女儿喜欢看“玩乐学堂”。
我们家的电视是网络宽带,用手机投屏观看。主要是为了防止女儿看手机,但是她很快就能自己操作投屏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是画风一转,我发现她看的居然不是《海底小纵队》等动画片,而是“玩乐学堂”“玩乐三分钟”等游戏类节目。沉浸其中,乐此不疲,能看上一两个小时。看节目的一个大的改变就是:女儿开始做“主播”,她一个人在桌子上摆一大堆玩具,学着节目中的晶晶姐姐“讲玩具故事”,每次至少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旁若无人。有几次,我出现在她面前时,女儿立刻要求我离开,因为她正在“游戏”之中。
而我则发现,女儿在学习游戏过程中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了“什么是可以的和什么是不可以的”。并时常在生活中指出我的错误,逼我认错。
女儿喜欢设计游戏并找人一起玩。
自从看了“玩乐学堂”等节目之后,女儿的游戏能力仿佛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功力大涨,开始喜欢设计游戏并找人一起玩。当然,她的游戏对象只能是我。于是我脑洞大开的见识了各种游戏。她用睡衣小英雄和小猪乔治做主角,用积木搭建各种车辆,用彩泥做各种障碍,让汪汪队的狗狗担任遇得到麻烦的人,设计了一个救援游戏;用睡衣小英雄“飞壁侠”做医生,小猪佩奇担任护士,汪汪队狗狗小砺担任助手,病人由玩偶、波比娃娃、恐龙等扮演,利用医疗工具组合设计了一个医疗游戏。用小块积木、食品和水果玩具、彩泥做的怪兽、飞壁侠(女儿最喜欢的人物)、小猪乔治、还有汪汪队狗狗等设计了生日派对游戏,这个游戏有四个环节:1.乔治邀请飞壁侠担任生日派对主持。2.朋友们坐车森林散步遇到毛毛虫,打怪兽救毛毛虫。打怪兽的过程极其复杂,各种英雄人物纷纷登场,不再细说。3.胜利归来举行派对。4.大联欢。如果有什么需要而手边没有,女儿会很果断用彩泥做一个,或者用雪花片拼一个,让我目瞪口呆。
这些游戏听起来很有趣不是,如果你在游戏中担任一个角色就不那么有趣了。而我,就是女儿各种游戏中固定的角色扮演者---小猪乔治,陪着她一路演,一路说,一路玩。时间就是这样过去了,不知不觉。
女儿会把游戏能力运用到了学习当中。
即使我全力以赴陪她做游戏,女儿还是不满足,恨不得所有时间都用来做游戏。可是,她还有一些学习任务的存在,比如背诵古诗,比如英语学习,每天都要打卡。
2020年3月3日晚上,我跟女儿约定做三件事:游戏、拼雪花片、打卡英语作业。然而,游戏过后,女儿意犹未尽。可是英语学习必须进行,不能拖延。女儿突然告诉我可不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我没有拒绝,而是回复她:“说来听听!”第一个,“猜读视觉词”:一个人用手指一个英语视觉词,一个人闭眼猜什么词,每次可以猜十次,猜中有奖。我们玩了十局,非常有利于巩固视觉词。因为不知道指的是哪一个,要把视觉词都说一遍才行,想想我们两个练习了十遍。第二个,“你画我猜”:一个人用手在空中画画,一个人根据画的内容猜单词。女儿画一个人躺在床上,我就猜“sleep”,我们完了十局,虽然不是很顺畅,但是女儿很兴奋。第三个,“我写你猜”:一个人在纸上写字母,一个人闭眼猜读。足足复习了两三遍才算满足女儿的游戏欲望。
这是四个不同层级的游戏,它代表着一个过程:从玩耍到学习再到利用自己现有的玩具设计游戏,最后是那游戏的精髓运用到学习之中。
育儿启示:
1.在所有的课程中,游戏算得上是最神奇的一门课程。游戏没有外在的目的,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艺术和运动等玩游戏不仅可以给对孩子带来快乐,也可以给孩子带来规则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如何激活孩子大脑?——发展孩子大脑最好的三个方法是运动、游戏、阅读》
2.根孩子玩游戏要坚持,长期坚持。不仅能有效避开孩子玩手机,还可以提升陪伴的质量,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