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聆听了苏欣老师关于疫情期间的《同心战“役”》讲座,收益颇丰。苏老师主要围绕“疫情期间如何有效进行家校互通及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的话题,进行四个方面的分析和讲解。
一、疫情期间,如何安顿好自己和家人情绪?
当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美好生活的时候,人们不出门、不上班、各行各业停工停产,学生也要停课在家。人们开始焦虑、担心、紧张、烦躁、愤怒、恐惧、易激惹等等,情绪起伏很大。由于情绪的波动,导致睡不好、吃不香、注意力不集中,对周围的事物开始有不信任感、幻灭感。对此,苏老师提出了五种解决和应对办法:1、多做腹式呼吸、放松自我。当出现不好情绪时,首先做腹式呼吸,缓解不好情绪,苏老师在课堂上还示范怎样做腹式呼吸。2、觉察情绪、允许情绪、释放情绪。我们有不好情绪时,自己已觉察到了,不要想不能有这样的情绪,因为我们通过看电视、看手机都能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有一些紧张、恐惧的情绪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允许有这样的情绪,但要学会安慰自己和家人,疫情慢慢得到了控制,我们生活的环境会越来越好,人们也开始慢慢复工了,这种情绪可能会慢慢释放出来。3、从自己做起,回归有序生活。从疫情开始,也可以说我们都处在半隔离状态,生活就变样了,想什么时候吃,想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床,想什么时候看电视、手机,再也没人管,没人说,我们的生活规律全打破了。2月10号开始提倡网上授课,也让许多家长和孩子措手不及。作为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慢慢要回归到有序的生活。4、创造高品质相处时刻。这次疫情也让平时忙工作、忙学习经常不回家的人,能和家人共同生活在了一起,同时也增进了和家人感情。5、多多表达鼓励,多多聊聊感受,每晚互道晚安。面对疫情家人之间要多鼓励、多安慰,多聊一聊自己的感受,给自己和家人信心,相信我们会很快战胜疫情。
二、家长怎样安抚和引导孩子?
苏老师首先讲了疫情期间孩子会出现的心理反应,比如:担忧和恐惧。因为疫情的到来家长会紧张、焦虑,这时孩子就会觉察到,可能或产生担忧的心理。另外,不让出门,孩子会猜测疫情有多严重,会感觉到恐惧。面对孩子家长要怎样做呢?1、表达感受,做真实的父母。作为父母自己的感受不要隐瞒,要真实的表达出来,不要认为孩子小,说出来会让孩子害怕,其实隐瞒会让孩子更害怕,更没有安全感。2、引导孩子表达感受,释放情绪。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好的情绪,一定要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告诉孩子疫情不可怕,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一定会很健康,疫情也就会很快结束。3、正确引导、陪伴。这次疫情面对亲子关系而言,是个机会。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上班的全部休假。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有了亲子间磨合的机会。要多和孩子聊一聊,生活上学习上要松弛有度,抓住重点,可以让孩子多动手,做家务,学做饭菜;注重情感交流,生命教育。要正确引导孩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疫情中的“逆行者”——白衣天使,钟南山,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者以及无数的志愿者。它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三、怎样去鼓励和安抚学生?
苏老师从5个方面告诉我们怎样引导学生:1、发挥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2、支持家长,勤沟通多互动;3、灵活机动,多形式互动;4、生命教育,珍惜生命;5、积极关注,正确引导。这次疫情让师生开始了“空中课堂”,其实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开始。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源于彻底的自我管理的毅力。孩子们在学校有老师督促,离开了老师的督促同学们也许就不愿意学习。作为老师的我们,这时候就要多鼓励学生,多形式的和学生沟通互动。如:“同学们,自我管理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做好我们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为战胜疫情做贡献!为了假期更有意义和价值,让我们拿起书籍用心阅读吧,因为书籍是人类最宁静和永恒的朋友,是最善解人意和最具智慧的顾问,也是最耐心和最博学的良师没让我们沉淀内心,从书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追寻幸福!”“等到开学时,老师会看到全新的你!”通过互动鼓励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另外也要告诉孩子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在自然和灾难面前生命是多么的渺小,我们要珍爱生命,让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四、调节身心,为开学做准备
要调整生理节奏,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安排张弛有度。假期不想上班,从心理上就会懒散,这时候就要及时调整好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学习休息时间,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开学。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在白衣天使迎难而上为家国平安精神的感召下,相信我们会很快打赢这场防疫站。中国——必胜!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