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只待一树花开
曾经,很多人想要一个按钮,重启2020,因为,它的开端太沉重。 然而,现实不是童话,时光那肯倒流?
那时,“新冠肺炎”的阴影笼罩着中华大地。似乎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周身的每一粒空气,都暗藏着病毒。
新年的喜庆荡然无存,唯剩恐惧。
城市,住宅区,封;农村,进出必经路口,封。久已弃用的古老的大喇叭现在却一天十二小时不间断广播,内容是“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普通人该怎样防护……”
然而,数日过去。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从四面八方奔向一个目的地:武汉!他们戴上尿不湿,红肿着双手,继续与病毒搏斗,争分夺秒,只为夺回生命。
二月的阳光已经送来初春的消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人,都舒了一口气。
逝者已去,生者坚强。 正如终南山院士所言:“对每一个康复患者来讲,都是新生。” 靠近过死亡,更能领悟生的宝贵。 可战斗没有结束,号角依然在响。 除了泪目于每次新闻报道中那些疲惫至极“白衣英雄”外,除了每天关注新闻报道里“疫情通报”外,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应该努力做些什么?
孩子,我们来聊一聊
在这意料之外的居家团聚时刻,我跟孩子既享受这难得的幸福,也整日为前线每一位舍身救命的白衣天使而加油和担心。
饭桌上,作业之余,我跟孩子聊病毒,聊疫情,聊武汉,聊院士,和众多告别亲人逆行而上的医生、护士。 我告诉她们,读书不是为了当大官,不是为了挣大钱,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在国家社会有难时,能挺身而出奉献一己之力的“脊梁”,是为了能成为钟南山爷爷那样的有胆量、讲真话,关键时刻给十几亿人以精神依靠的实诚人。
而这样的人,平静的生活里,人们往往看不到他的身影。 因为,他不在华丽的舞台上,不在快速闪动的聚光灯前。围绕在他周围的也没有献花,没有耀人眼目的荧光棒的挥舞,没有哗众的尖叫与口哨。 然而,每次他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即使只言片语,却能抚慰浮动的心灵,让人心生敬仰。
这样为人,一生足矣!
感谢双亲,赐予我生命
疫情告急,我与父母自然也没有机会相见。 那条无数次出现在我梦里的,通往家门的乡间小路,被高高地封起。 爸是老军人。电话里,他仍旧保有军人的胸怀:“没事,听从安排,国家这样决定肯定是有道理的,我们要做好配合工作。我和你妈也不出门,我们都不能给国家添乱!” 爸的话既给我安慰,也让我明白,一个普通公民在国家危难时刻该怎么做。 记得十几年前,电视台采访功夫影星李连杰时,李连杰说了一句话:“我们要感谢父母,因为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 真是“年少不懂生命意,读懂已是不惑年”。李连杰的话当时自己只是听在耳边,却没有听进心里。 如今,历经往日一个个熟悉又鲜活的生命瞬间离开,探知病毒侵蚀健康身体的残酷,才深悟到健康的重要,体会到这宇宙间的奇迹——生命,是多么美好。 虽然,烟火尘世,我们殊途同归。每一个生命体终究要被抛进无边无际的时间海底,与那里的鱼虾一起聆听无尽的寂静。但是,来这世间一次又是多么幸运。 给我们机会的,是父母。 在这举国抗疫时期,我保持着跟父母一天一个平安电话的习惯。 这样,既是为家,也是为国。
一切惟愿:武汉坚强,山河无恙。
为人师表 履行职责
身为一名普通老师,在疫情蔓延之下,我能做的就是配合学校,借助“停课不停学”,开启线上课程。 哪里想过,有一天我也要“直播”? 打开摄像头,当往日教室里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眼前时,心中有一百个小激动。 跟学生们交代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听话,跟爸妈呆在家里,不添乱。 看着互动面板上学生们一个个回应“老师,一定”、“老师,放心”时,多日紧绷的心,也生出些些的开怀。 学生的懂事,令我欣慰。 非常时期,我还将爱国教育搬进“线上舞台”。 直播间隙,我跟个别孩子连麦闲聊,问他们是否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是否做到了勤洗手,是否每天按时收看《新闻联播》,了解疫情发展。我告诉他们,课堂上那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决不能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约定,等碧桃开满枝头,大家再相聚在美丽的校园。 期待!
读书,最好的镇定剂
手机屏幕上,关于疫情的消息几乎一刻不停。看多了,反而心生许多难以莫名的不安与焦躁。 好,还是远离手机。安静地坐下来,亲近一本书。
大门紧闭,我的院子里书香四溢。 终于可以捧一本书好久,久到入心,久到因文字的诉说忘记了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繁忙的工作曾经让我一度离书咫尺,却没有时间拿起。 曾经一个晚上,看着久已放在手边的书却不能读,我的委屈填满心窝,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我相信自己一定读懂了黄山谷的“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的含义。 岂止是三日?一天不读书,我的心就空落落的。 书,给了我从容的心,给了我颓废时举首的勇气,给了我惊喜时回眸看的冷静。 书也让我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既然,那么多事难遂人愿,就不要总是奢望生活完美。少要一点,再少一点,快乐就会聚集。 有些东西,真的不重要,没有它,你依然会很好! 记得白岩松曾说,现实的生活会将我们“折磨”得面目全非,让我们忘记一种叫“感动”的东西。 是吗? 猛然想起三十年前读《年轮》,当看到那么好的就韩德宝被人捅死在路边时,眼泪瞬间往外涌…… 感动在,心在。心在,一切皆美!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部《追风筝的人》,既让我了解了多灾多难的阿富汗,也让我不禁想起今天的武汉。 武汉,在中国,众志成城; 阿富汗,在中亚,却是战争与逃亡。 善良的“哈桑”被塔利班分子射杀仰面倒下那一瞬间,眼里肯定满是不舍和忧伤,因为,他还有一个不足七岁的孩子。而他对“阿米尔”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读着书,想着眼前,我由衷地为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祖国,是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坚强依靠。 现在,祖国当然也是武汉的依靠。
钟院士哽咽时的“武汉也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给人多少信心和勇气。 是的,英雄的武汉一定能跨过难关,迎来清新的春天。
寒冬走远,春已来! 一起加油! 要坚信,你我的援助,无数白衣英雄的坚守,所有人默默的努力,终会让武汉冲破险关,迎来和煦的风,和那久违的一树花开!
|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0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