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爱
听妈妈说,在那个生活艰难的年代,奶奶差点跟着家人去逃荒,是姥姥骑着小毛驴把她接了回来,就这样,奶奶九岁就在我们家做童养媳,直到十九岁和爷爷成亲,一辈子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二女,勤劳善良的奶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爸爸、叔叔和姑姑们渐渐长大成人,我们家的殷实和良好的家风曾成为乡里乡亲羡慕的美谈。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奶奶一直都在我身边,关爱着我,鼓励着我,四、五岁开始,我就经常和奶奶一个屋睡觉,夜里经常和奶奶说说话,在愉快的交谈中进入梦乡,奶奶经常说一句让我啼笑皆非的话,奶奶说,都这么晚了,喇叭里边的人也不休息,还在唱戏呢。我总会笑着给奶奶解释,但在奶奶的心里,一直觉得广播里的节目是现场直播。
奶奶最喜欢我,我无论做什么,奶奶都会夸我,跟着奶奶学和面,每次奶奶总说我和的面特别好,见人就夸,俺红可会和面,跟着奶奶学挑水,奶奶先是带着我来到井边,帮我把水摇上来,一桶水分成两桶,扶着我肩膀,怕累着我,压着我,回头就又夸我能干。在奶奶鼓励下,我真的越来越会和面、擀面条,挑水也挑的越来越好,慢慢自己就会用辘辘摇水,挑起一担水,摇摇晃晃回家了,每次我挑完水,看着一水缸清澈的水,心里美兹兹的,有时候,就会情不自禁舀起一瓢水,喝在嘴里,凉甜可口,那是我记忆力最好的饮料。
奶奶很会做饭,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或者逢年过节,奶奶最那手的就是包饺子,奶奶拌饺子馅儿又快又好吃,经常跟着奶奶学包饺子,看奶奶的每一个动作,就会自觉的模仿,奶奶也经常手把手的教我做,到现在妈妈都说我包的饺子和奶奶的太像了。而且,我包饺子又快又好,真的是奶奶的功劳啊。小时候,每次家里农忙时,奶奶总会做好吃的,炸油条、熬粉条菜、做豆花汤。当叔叔、婶婶、爸爸、妈妈和爷爷满头大汗、满身灰尘干活回家,总会看到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大家吃的津津有味,特别舒服。有时候,地里活多,奶奶会让我负责送饭,奶奶把所有要送的馍菜汤都拾掇好,告诉我怎么提,到了地里怎么放等细节,又看着我走出村口。反复叮嘱慢点走,才会放心回家。
无数个静静的夜晚,奶奶和我躺在床上说话,有时候,奶奶会给我说一些我听不大懂的内容,红啊,这些话你帮奶奶记着,我要是忘了,你再给奶奶说说,我总是怀着很负责任的态度,替奶奶记着,奶奶随时问我,我就会脱口而出,内心还非常的自豪,后来的人生中,每当觉得自己记东西还行,就会想到与奶奶共处一室的那段日子,也许与那时奶奶的特别的信任有关。
奶奶待我最亲,我上师范后,回老家的次数渐渐少了,每次回去,奶奶总是拉着我的手亲热的问长问短,关心我的生活起居,问问我的学业,走时总会悄悄的塞给我五块钱或者十几块钱,我知道奶奶没有经济来源,这些钱对于奶奶来说真的不少,我无论如何推辞,奶奶都执意要给,揣着奶奶给的钱,走在回城的路上,心里总会感慨万千,内心的湿热与感动,久久挥之不去。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不易会有点应接不暇,这几年,我经常想起奶奶那时候给我唠叨的几句话,当时不理解,现在越想越有道理,奶奶说,人来到这世上是来吃苦来了,不是来享福的,吃得了苦,才会有福可享。每当我觉得苦觉得累的时候,就会想起奶奶的这句话,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我还经常把这句奶奶语录与身边的人分享,大家都会夸奶奶的睿智。奶奶还说过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人的命天造定,先造死,后造生。听起来有点似乎迷信,但仔细想是有道理,人生的终点是死亡,做好了死亡的准备,笑对人生,是多么豪迈的性情!
奶奶临走那几年身体不好,但奶奶总是很乐观,从没有埋怨、没有焦虑,八十多岁,离去时很安详,我走到床边,轻轻的叫了一声奶奶,奶奶没有睁眼,但眼角的泪水滚落下来,那一刻的记忆,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每当想念奶奶,我就会记起我们一起生活的日子,想起奶奶那豁达的性格,勤劳的性情,想起奶奶对我的鼓励,想起奶奶的做得好吃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