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高三毕业班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年的寒假有点长,长到我们每一位同学从来都没有像今年这样热切渴望能早日来校学习。年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前段时间本应坐在教室开始为高考拼搏,却只能通过网络在家里学习,没有你们的校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活力。好在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风吹来,校园内的樱花、海棠、丁香、紫荆、牡丹,依次开放,那是在张开怀抱迎接你们,他们终于等到你们了。
迎接你们的不止有鲜花,我们全体教师为了与病毒抗争,也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更为了能安全稳步地复学,确保万无一失,一直再做着精心的准备。疫情一发生,我们就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立即成立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展开演练、接受督查,成立专班等,都是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考虑,在全市人民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今天高三终于复学了!高兴之余,我有几点想法和要求在此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1. 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新冠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被命名为2019-nCoV)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简称,这个病毒原来只在野生动物身上有,人身上是没有的。但随着人们开始食用野生动物,也开始人传人了。新冠病毒非常厉害,由它感染的肺炎会引起玻璃肺,整个肺都是白色的,像毛玻璃,是个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病死率在4%以上。很多医生自己和医疗专家都死于这场疫情,非常令人痛心。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三个:第一个是直接传播,就是患者打个喷嚏、咳嗽、说话呼出的气体、飞沫,旁边人离得很近,直接吸入就会感染;还有一种叫气溶胶传播,就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你正好从那儿过,吸入了也会被感染;还有一种叫接触传播,就是指飞沫落到某个物品表面,结果你摸到了,污染了你的手后,你又摸了嘴、鼻子、又揉了眼睛等粘膜,就会被感染上。所以,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不要不以为然,这种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并且得了以后,比以前的非典SARS还厉害,股骨头会坏死,非常痛苦。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预防,现在全世界范围都出现了这个病毒,数字一直在上升,中国做的最好,全民都躲在家里不出来,这种隔离效果最好,就是没有机会接触嘛。戴口罩、勤洗手,不让病毒找上身。你不注意,得病了,花钱不说,发热、乏力、干咳,缺氧,一周后呼吸困难,严重了休克,直至重症、死亡。这还是有症状的,还有没有症状的更吓人,体温正常,但核酸检测呈阳性,也传染别人。我们都知道,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任何一个环节疏忽了,就会酿成大范围群体感染事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敢开学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万分小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在校期间除吃饭外全程戴好口罩,多洗手,要正确洗手,分七步,洗时间长一点,不能蜻蜓点水,要在心里唱两遍《生日歌》。课间不聚堆,多喝水,多锻炼,提高抵抗力。我们全校有一个人疏忽了,就有可能成为千古罪人,到那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二、明确责任、使命、担当
这场疫情,我们应该在经历的过程中学到些书本以外的什么。我们看到,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挺身而出;解放军三支医疗队,与时间赛跑,夜晚接到命令当即出发,深夜一抵达,就换上厚重的防护服与病毒展开了搏斗;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仅十天就建成,并交付使用;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逆行而上,驰援湖北;各地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有无数默默无闻奉献在一线的普通人,这里面有我们天天辛勤备课的老师和早已返回工作岗位的行政人员,他们用微弱的光,为我们点亮黎明。他们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也就是懂得什么是责任与担当,透过这个寒假的独特经历,一定会让我们懂得常怀感恩之心,并努力争做一个充满爱、传播爱、奉献爱的人。
我们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上,都不能离开他人独立地生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注定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就注定有些逃不掉的事。而责任则是我们最特殊的使命。责任是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人的精神光芒,责任是炙热的岩浆,喷发出无穷的潜能;责任是坚硬的磐石,为你铺好面向理想的光明大道。同学们,如果你以后选择从医,希望你们能做一个舍己为人、救死扶伤、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最可爱的天使。如果你以后选择从政,希望你们做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一方父母官。如果以后你选择从商,希望你们做一个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的企业家。如果你以后选择从军,希望你们做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如果你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希望你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有当你的选择、你的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紧紧相连,你的人生才会熠熠生辉,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傲立于世界。
在此,我想举两个正反方面的例子。第一个,这次驰援湖北有许多年轻的护士,她们2003年非典期间,全世界在守护90后,2020年90后已在守护全世界。第二个,上海有个学生为了自己在家多学习,竟然祈求让疫情再持续一段时间。还有高价叫卖口罩、从疫区回来撒谎,不自觉上报和隔离,这些都从反面让我们认识了一些丧失了“底线伦理”的人,这样的人存在,只会对社会有害,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长大以后才能守住道德底线,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如果能够培养出像钟南山、李兰娟那样的人将是我们十八中最大的骄傲。同学们,我们读书既要读好书本知识的有字之书,也要读好修身济世的无字之书。无字之书或许在考试中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能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力量和闪现光芒。我希望你们通过对这本“大书”的习读和品味,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养成良好习惯、涵养优秀品格,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高尚的人!相信将来成长起来的你们,一定能成为我们国家可以依赖的中流砥柱。
三、抓紧时间,迎接高考,接受祖国的挑选
自强不息,坚毅前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大难见真情,多难必兴邦。”中华民族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危难中铸就了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坚毅品格和民族气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批批“逆行者”“英雄”他们身上都闪耀着韧劲儿,是我们校训中“永不言弃”这一条最好的教材,我希望同学们:在走出高考最后一科考试的考场前,绝不放弃,做一个高度自律者,珍惜有限的时间,挑战自我,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今年高考虽然推迟一个月,但仍然只剩下不到100天的时间,高考是你成人后第一个要迎接的挑战,你要接受祖国的挑选,也就是说高校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第一个关口。它是一个双向选择。你选择一个你心仪的大学,而这个大学他设置有门槛,只有你迈过了它的门槛,它才会选择你。高校还会选择什么样的人?选择自律的人!丘吉尔说过要不错过任何一次危机!这次疫情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加速被淘汰,同时也让一批人加速成长,这也是社会系统的自我进化过程。你不努力不自律不自觉,高校那边就会毫无意外地淘汰你!
有家长在复学前曾经焦虑地咨询我:“怎么办?孩子在家上网课太不上心,总想偷懒”我说:“大学就是要淘汰掉这样的人!这次疫情,其实是在帮助国家挑选人才,如果你在疫情中仍然能够保持平时的学习状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那在高考中就一点没有问题,好就是好,大学就是要这样的人。”因此,我让家长一定给同学讲清道理,没有什么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就你的只有你自己,老师和家长都是外力,只有内因才能起作用。你如果想考上大学,只有勤奋、勤奋、还是勤奋,假勤奋都不行,装装样子只能自欺欺人。所以,请大家思考片刻,你是愿意辛苦拼搏后不留遗憾,做一名被祖国选择上的人?还是想轻轻松松、虚度光阴,做一个很明显会被大学淘汰的人?
同学们!困难,是人生路上的必经之路。 弱者常常视困难为绊脚石,觉得自己熬不过去、撑不下去了,困难实在是太多了。但强者则往往相反,他们会视困难为垫脚石,将它看作一笔财富。 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而不是躺在地上无病呻吟;摔伤了,就努力治愈伤口,而不是老盯着伤口喊疼,担忧着伤口何时才能好。 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中的困难太多,而是因为你的懦弱和退缩。真正的自律,其实就是战胜你自己。
科学家贝佛里奇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人生,犹如一场攀山越岭的过程。在困难面前,如果总是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那么他将很难爬上山顶,并走向下一座更高的山峰。 只有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努力向上攀登,才能攀越一座又一座山峰。同学们,我们是这个事件的亲历者,疫情无情,给世界带来了痛苦,但我们要把疫情当成教材,当成考验我们的宝贵财富。我希望你们是一群一直在默默蓄力的人,在等着最后的发光时刻。
最后,想给大家强调的是:咱们这届学生是一届传奇的毕业生。生于非典,考于肺炎,同时拥有了一个奢侈的寒假。你们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必须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但说实话,有的同学在家里,没有抓紧时间,有的还焦虑,学不进去。咱们来看看其他的孩子:高三学生小通家里没有网络,无法使用钉钉上课,他只能在屋顶蹭邻居的WiFi。冬天的寒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他却说:“这里,信号特别好。”17岁的武汉高三学生黄玉婷,确认感染新冠肺炎后,在方舱医院隔离。入院时,随身携带的除了生活用品,便是满满的复习资料。晚上的十点,依然安静地背着单词。“与病魔作斗争,也是蜕变成长的机会。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我能赢!面对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
孩子如此努力,我们的老师又何尝不是逆境前行。高三班主任于老师,登上了央视的新闻。因为担心网课效果不如在校学习效果好,担心疫情会对学生备战高考产生影响。他在直播中,数次掉眼泪。“你们生于2003年的非典,今年高考又碰上新冠肺炎……”纵然逆水行舟,但没有人退缩。这样的时刻下,老师和学生都像是没伞的孩子,只能拼命奔跑。我们也相信:最终的胜利,永远属于那些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
教育部宣布高考延期其实是照顾到全国各地疫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也是出于教育公平的考虑。寒假拉长,很多条件好的学校都能安排网课,保障孩子们停课不停学。可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线上教学太难实现,他们只能眼睁睁地放弃课堂。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高考延期,也算是给予了这部分孩子一丝希望。
然而高考延期,挑战还在继续。一是天气。往年的高考在6月份,刚过芒种,天气还不算炎热。而今年的7月7号,正好处在小暑节气,天气势必比往年更热,对孩子们的考试状态是个不小的影响。这一届高考,可能还会是个“口罩高考”,孩子们都要戴着口罩上考场。二是情绪。高三是注定难熬的一年,在家上学考试的感觉毕竟不如在学校真实,很多孩子的情绪都受到了影响。焦虑、紧张、无助,在这个时候被格外放大。延期一个月,意味着要继续身处这样的煎熬之中。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来了:高考是否会受疫情的影响,降低难度呢?答案是:大概率不会。回想17年前的高考。那一届的考生丝毫没有因为非典而受到高考的眷顾,反而遇到了更大的挑战:2003年的高考数学还是被很多人称做“史上最难数学卷”。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要知道: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而不是“通过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为了优胜劣汰,让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进入名校,而不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合格通过考试。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高考的规则都是:你要比其他的“对手”更优秀。
别人弱,你要强。别人强,你要更强。
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赢在终点?最近,有一句对联广为流传:上联:不怕同学是学霸,下联:就怕学霸放寒假,横批:差距越拉越大。
一场疫情造就了不一样的学习局面,有多少人在幻想弯道超车、奇迹逆袭的故事发生?但是对不起,现实是:无论情况怎么变化,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永远是那些稳扎稳打在努力,不心存幻想、不欺骗自己的孩子。
1、自律自觉的孩子,才最幸运。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有的孩子,还在为隔着网线的自由欢呼。有的孩子,却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暗暗努力。如果你是命运之神,你会眷顾哪一种孩子?答案不言而喻。这是前段时间刷爆网络的衡水中学计划表。5点40,起床晨读;6节网课,涵盖语数英物理化;8套练习题,每科目2套。一场疫情,足以拉开人生的差距。你以为别人做不出的题,别人死磕三小时也要弄懂;你以为别人背不下的书,别人早起2个小时也要咬牙背完。在你放纵自己的时候,别人正在抓紧一切机会超越你。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成功也只属于自律的孩子。时间自然会检验一切。那些自律自觉的孩子,一定是今年的赢家。
2、懂得自学,才是最高级的“学习力”
这个特殊时期,老师不在身边,同学不在眼前。很多孩子都觉得没有学习的氛围,学习状态一落千丈。然而前不久,麻省理工学院2020届常规录取名单公布,来自北京的高二男生邓明扬是唯一的中国学生。翻看他的成长过程,除了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的自我学习能力。因为喜欢数学,他自学了相关课程,学习奥数,参加比赛......这些在常规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邓明扬靠自己的能力一一拿下。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院长W·K·Birby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老师能给孩子的监督,只有课堂上的45分钟;父母能陪伴孩子的,也只有人生前20年。
孩子的未来,只能一个人走。课堂上的知识有限,老师的传授也有限,真正想要拉开差距,拼的就是自己下功夫的自学能力。
3、心态好的孩子,才能稳得住
人生有无数的意外,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有的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可有的人却用稳定的情绪,成为一名战士。这张照片,来自武汉方舱医院C区的高三学生杨一帆。他的一家,都是这次疫情的感染者。面临着临近高考和病情的双重打击,他没有被打倒,反而满怀信心:“这次对我来说,斩杀病魔是面对高考前的一次‘大考’。”
斩钉截铁的语气,无疑为无数学子注入一剂强心针。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控制情绪,却是我们战胜困难的第一步。能够及时化解情绪的人,也才能从容把握自己的人生。高考延期,可是人生不会延期。和大家分享北大阎老师的一段话,作为非典时期的高考状元,他更有发言权。大家不要试图去战胜这些焦虑,因为焦虑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所以考生要学会和焦虑和平相处。因为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的挑战,要比这些大的多。一场大浪淘沙过后,裸泳的人总会惊慌失措。烈火淬炼真金之时,日拱一卒的人,终于功不唐捐。让我们静待,所有的好运与惊喜,都会眷顾那些在沉默时光认真努力的人。
复学后,我们的老师会拿出一部分时间开展教学衔接,我们也将在校学习两周时间,请大家一定尽快静下心来,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最后,祝福大家幸福安康!祝愿同学们梦想成真、勇创辉煌!加油!
谢谢大家!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