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中国文化的反思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4-16 浏览:878
导读: 这次的武汉疫情,日本主动援助我们,最让人感动的不止是他们的捐款捐物,而是他们的捐助词写的也很有水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来...
这次的武汉疫情,日本主动援助我们,最让人感动的不止是他们的捐款捐物,而是他们的捐助词写的也很有水平: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这些来自于我们古代文化的精粹,被异国他乡用来说与我们,让多少国人为之羞愧,有多少国人觉得自己太没有文化了…… 其实,我们不用过度自责,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片文化沙漠当中多时却也不为知觉了。 这种“文化沙漠”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只知道赚钱,不读书、不学习、过度娱乐化的结果。 之前,我们很穷,怕被别人看不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不穷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物质上的富裕,照样还会被人看不起! 我们的古装剧也有很多,但是演来演去就是宫斗,玄幻等等 ,传递历史文化内涵的有几个?即便有,会有收视率吗?如果没有收视率,电视台愿意播吗? 我们的电视以收视率为中心,我们的社会以赚钱为中心,我们的教育以升学率为中心,我们的平台都在以下载量为核心,那么我们的文化修养该怎么获得提升呢?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之外,打游戏、追综艺、看网剧,又有几个孩子在读四书五经呢?作为大人,我们也都在刷短视频,看网红表演,我们不觉得自己的内心越来越空虚吗? 再来说说没有文化有多可怕: 之前我们一直说到的一个词是“人定胜天”,很多人理解成:人力一定能战胜神力,这是严重的误读,这里的“定”讲的不是“一定”,而是《大学》中所讲的“知止而后有定”的“定”,是一种“出离世俗的平和淡定”,是找回“真我”的安定。 这里的“天”说的并不是“老天爷”、“上帝”、“神明”,而是指的“天灾”。所以“人定胜天”所揭示的秘密就是只要我们进入到“定”的状态,找回“真我”,就能克服困难,战胜“天灾”! 这样理解这个词,对我们在疫情期间提升自己是有帮助的。当我们不能四处走动的时候,正好可以静下心来,“读书识字”,多读好书,读圣贤经典;多识汉字,了解文化本源,尝试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再比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这里的“无”字是动词,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是一种谦卑的意思。也就是说:女人可以有才,但如果这个女人总是把自己姿态放的很低,从不显露自己才能,甚至自认自己是无才的,这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德行。 还有句话: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的出处是关汉卿《望江亭》里:“便好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度是大度的意思,意思是作为一个大丈夫要有足够的度量和格局,要能容忍很多别人容忍不了的事情,才算真正的男子汉。而时今,“度”已变成“毒”了。 还有一句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中的“为”字上,“为”念作wéi,是“修为”的“为”,读第二声。而不是“为了”的“为”,不是第四声。所以,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如果做人不修为、修正自己,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而绝大多数人,却把这句话被曲解成了:“人活着如果不为(自己着想,就会被天地所不容”。 以上三句话流传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得到正解,实是可叹! 说到这里,我们有什么理由还不重视中国古典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608.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