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记录我的博客“第一次”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4-19 浏览:509
导读: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记录我的博客“第一次” 2019年12月10日,我加入博客,发了第一篇博文。2020年4月17日,我...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记录我的博客“第一次”


2019年12月10日,我加入博客,发了第一篇博文。2020年4月17日,我参加了博客沙龙,第一个朗读了自己的文章。这其中的每个第一次都足够我好好回味一番。

第一次发博:忐忑——释然

从小学到大学,看书是我的第一大爱好,但是爱看书不等于会写,我的每篇作文都会被老师圈划的看不出原貌,每次重写作文时总会立志:长大了当作家,看谁还敢让我重写作文。可能是因为童年的梦想目的不纯,所以就没有实现,但是每次说梦想时,当作家还是其中之一。故而王主任叮嘱我们注册博客时,我心里那团微弱的火焰似乎又得到了氧气,开始燃烧起来。

就像小时候写作文那样,我小心翼翼的敲出来500字,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一咬牙点了“确认发布”,发布之后依然不放心的看了好几遍。好友葛晓静是老牌博友,她曾经告诉我博客上高手如云,大神汇聚,若发出去的博文有错字或语句不通岂不是要贻笑大方。我不知道自己盯着那500字多长时间,只知道那些字在我眼中渐渐变得陌生。 意识到自己的魔怔,赶快关闭页面,可心里还是放不下。再次打开页面,随手点开一篇博文,漫无目的的读着。就这样一篇接一篇,我徜徉于博文之中,对博客有了初步的了解。生活感悟、教学研究、少年博览……虽未蒙面,却能感受到他们的气息。自己那500字早被抛诸脑后了。

再次登录博客准备码字,发现那500字下面有人评论了,虽然只是一个表情,但在那一瞬间我释然了:博客就是分享,不是写作文,不求文采斐然,但求初心不变。

第一次被加精:兴奋——平静

相信大家对博文加精都不陌生,我早在来郑之前就知道了这个词,感觉它类似于被老师展示的优秀作文。鉴于我作文一直都弱,自然不敢产生自己的博文被加精这种非分之想,我能做到的就是经常拜读精华博文。

这种平静在一次学习中被打破,但又很快恢复。那次去侯寨中心幼儿园学习,一墙闪闪发光的奖牌着实把我震撼到了,这其中博客方面的奖项就占了不少。在交流环节中,各位老师交流了自己在写博方面的酸甜苦辣,组长催更时的焦急,灵感枯竭时的无奈,还有博文加精时的镇静。博文加精了还能镇静!如果是我早就要高兴上天了!我的小心思开始活泛起来,在提问时我道出了自己的困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博文加精,如果加不了的话,又该如何安抚自己的内心?”

平心静气。这就是答案,老师们告诉我,对于加精不要太在意,遵从自己的内心就行。不加精不是否定,加了精也只是对这一篇而言,我们只需抱有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写就行了。

我刚活泛起来的小心思又沉寂了下去,每天还是一点一点的码字,以至于博文被加精还不知道。主任告诉我博文加精时,我整个人都是蒙的,反应过来之后赶紧拿起手机来验证。在看到那两个红色的字体时,小学时被老师表扬的那股感觉在心头油然升起,说好的平常心早飞到了九霄云外。短暂的兴奋过后,回归理性,重拾平常心,踏踏实实码字,被肯定的都是过往,脚下的路才是未来。


第一次参加博客沙龙:窘迫——收获

3月的最后一天,主任在群里转发了博客沙龙的链接,点开来看又默默关上。我虽是文科出身,但朗诵委实不在行,抹不开脸张不了嘴,从小到大对朗诵都是敬而远之的。再加上这个超长版假期在家宅的快要发霉,脑子里一团浆糊,博文就在写——改——删之间循环,文档最后还是一片空白。

好容易等到春暖花开,趁着女儿小憩我溜了出来,在湖边漫无目的的溜达着,直到夕阳西下,万物在余晖的映衬下显得犹为柔和,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想不到应景的诗词来吟诵一番,脑海里只有两个字:真美。晚上,我照例码字,心里想着下午的景象,手上一刻不停的敲着,这次倒是前所未有的顺畅。审稿完毕,准备发布。心思一转,在题目上加了“沙龙”两个字,就没在理会了。从主任那里得知自己入选,我一时慌了手脚,竟有点后悔了。可转念一想,沙龙不就是聚在一起相互学习的吗?若不去见识一下,岂不是错失良机了。

虽然说服自己,但是坐在镜头前还是忍不住浑身僵硬。虽然之前练习了N次,但是拿起稿子还是会念错。博友在群中发的一张截图中恰好是我——昏暗的灯光下,一张脸黯淡无光。身体僵硬、朗诵出错、形象失控,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窘迫!作为一号的我,把这次沙龙的起点拉低了,好在博友们给力。在接下来的十九位博友的分享中,我欣赏了十九组不同风格的朗诵。其中Suuny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文章美,人间四月天,情意暖人心;她的声音更美,我想要是她不做老师的话,做主持人是再好不过的。

在博友们的分享中,我忘记了自己的窘态。特别是最后的点评环节,满满的全是干货:怎样朗诵,怎样发声、怎样保护嗓子……这些在我这里绝对属于稀缺资源。相比充满温情的分享和满满的收获,那点窘迫又算得了什么呢?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些个“第一次”于别人而言或许无关紧要。于我而言是我内心的记录,多年后回忆自己的人生,这些“第一次”就是我的脚印。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707.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