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期中考试表彰时,我们班那个脖子里挂满奖牌的女孩吗?班级第一,年级第一,好几个单科第一。在鲜花与掌声中,她很开心。今天我就想说说这个女孩。
女孩很懂事,有姐姐,有妹妹,还有弟弟。平时也喜欢给我聊天,说爸妈就是想有个男孩。上学期去她家里家访,我怎么也想不到平时学习运动都很优秀的孩子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床在院子里放着,衣服鞋子到处是,爷爷和爸爸在院子里坐着拽花生,小姑娘在给妹妹洗头发。在聊天中,只听得爸爸说孩子很懂事,学习不用管,洗衣做饭啥都会,还经常照顾弟弟妹妹。却绝口不提妈妈,我询问:“孩子的妈妈去上班了吗?”他爸爸支支吾吾不知说了什么,后来转移了话题。那天中午,我还女孩一起去的学校,在路上,我又问了一些情况,谈话间,我为女孩的懂事感到心疼,她也才是个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啊。问孩子妈妈在哪上班,为难地摇摇头说不知道。后来陆陆续续和妈妈交流过几次,也是谈得孩子的学习,别的话题妈妈直说在上班,跟爸爸说吧。
上学期,女孩在学校的表现还挺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下课和孩子们一块玩,有时找我玩一会。就是冬天的时候衣服不太干净了。也了解过一些情况,说是父母都去打工了,跟爷爷在家。
居家学习开始的第一周,女孩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不按时交作业,经常和我聊天的微信不再有回复。我赶紧问女孩的妈妈是家里网络问题吗?孩子的妈妈表达了抱歉后说,没在家,跟孩子的爸爸联系吧。又找到号码联系女孩的爸爸,孩子接住了,询问了情况,可以看到课,但是爸爸会出去,没办法交作业。明显感觉孩子沉默了很多,基本都是嗯,啊,好。这和学校里的她完全不一样。后来作业在微信上交了,但是听课还是不积极。又一次的谈话时最令我难受得是,我说:“我多希望你还像以前,经常给我说说话,探讨一些问题,我也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帮到你什么。”女孩“呵”冷笑了一声,这笑声像一把利剑刺到我的心里,这笑声饱含了冷漠、无奈,还有讥讽,甚至是失望。这也让我整宿的睡不着,我在想,我能为孩子做什么,我该怎么做才会让孩子对这个社会和大人们再有信任感和安全感,从哪入手才能不显得伸手太长。
于是查了好多案例,孩子很敏感,从孩子入手,我坚持多和她打电话,了解她学了什么,也给她推荐一些图书和电影,让她明白她有一些不满的情绪是正常的,大人的世界很复杂,不是非黑即白,不管怎么样,爸爸妈妈还是爱我们的。我们还小,长大之后或许会理解母亲的一些做法。不要想太多,还要把学生该做的做好。也多让班里和她玩得好的孩子和她的妈妈多给女孩聊天。
就在前两天,我们在聊天时,孩子给我发文字:“老师,请放心,我以后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滴”,还加上了调皮的表情。我喜极而泣,发出了“希望那个活泼、健谈、积极向上的女孩早日回归”。
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家家都会有自己难解的愁,我们作为老师或许不能改变大人的决定,但也会尽力地去呵护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引导孩子向善、向美,不要带着仇恨的眼光生活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