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谢谢”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4-20 浏览:467
导读: 上周五下午,上初三的儿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告诉我说他们小测试的成绩出来了,整体还不错,特别是语文、英语和历史特别好。语文老师表扬他说基础知识很扎实,作文也有了进步;英语老师表扬他词汇量怎么又有了这么多的增加;历史老师问他那么丰富的课外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听他滔滔不绝的说完,我也高兴的很,正当我...

上周五下午,上初三的儿子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告诉我说他们小测试的成绩出来了,整体还不错,特别是语文、英语和历史特别好。语文老师表扬他说基础知识很扎实,作文也有了进步;英语老师表扬他词汇量怎么又有了这么多的增加;历史老师问他那么丰富的课外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听他滔滔不绝的说完,我也高兴的很,正当我脚步轻快的去厨房做饭时,忽然听到儿子说了句“谢谢妈妈”。当我扭过头时他已经去书房写作业了,看着他一闪而过的背影,想着他刚才说的那句“谢谢”,真的是感慨万千。因为我太知道这句“谢谢”得来的过程和不容易了。

也许大家觉得奇怪,孩子对妈妈说句“谢谢”不是很正常吗?是的,如果是搁到以前,确实没什么,但是对于正上初三而且处于青春期,又刚刚经历了三个月的超长寒假的他来说,这句“谢谢”真是让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三个月我们的母子关系就像是过山车一样,虽然偶尔会有母慈子孝,但大多时候都是斗智斗勇战争不断。记得他们刚开始上网课时,我只要看到他不专心的样子就会一头火,而他总是说,我看他什么都不顺眼。最后严重到我们甚至互相会说出一些很过激的话。就这样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不能再把我这些焦虑的情绪转移到他身上了。于是我们俩经过一番唇枪舌战,在不太友好的气氛中基本达成了一致,就是我不再管他的网课学习,但是他要完成我在语文英语和历史方面的一些安排。其实我想的是,在数理化方面我实在是帮不上他的忙,就只能在这些文科上给他一些帮助了。

首先是语文。因为儿子在小学的基础不太好,字音字形总是出错。所以我准备利用这难得的整块时间让他复习一下字词。第一遍,我把初中三年六册语文书上的课后词和文下注释词整理了一下。先是我写出字形他写拼音,然后是我写字音他写汉字。当然还包括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整理;第二遍,是我批改过后的错例,先把写错的订正过来,然后再写一遍;第三遍,把那些容易出错的字例抄下来贴到墙上,让他随时都能看一看。完成这些我们用了三周的时间,每周两册书。这个复习的过程一点都不顺利,他说我让他写这么多作业外的东西太累了,我就说“想成功,先发疯”。好在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这次的测试他的字音字形都没有出错,顺理成章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然后是英语。我一直认为英语并不难学,主要是词汇量要跟得上。所以英语我就打算让他背单词。课本上的单词已经没有问题,我就准备让他背高中的单词。对于爱囤书的我来说,高中英语的《必修1》和《必修2》早就买回来了。我们是这样安排的:第一遍先照着书背,拼写,读音,词性都要记熟;第二遍,在“百词斩”上进行复习,利用“百词斩”上形象的图画和准确的句子,理解着去记忆;第三遍回到课本,找出不容易记忆和经常出错的单词重点复习。经过这三遍,两本书上的五百多个单词基本上已经背熟了。完成这些,我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这次测试中,他的很多同学都觉的阅读理解特别难,因为有很多单词不认识,但是他就读的很顺利,也没有在这上面失分。

最后说历史。儿子特别喜欢历史,所以基本上不用我操心。想着他在学习之余的放松方式就是弹吉他和看书,所以我就只能给他买历史方面的书了。除了家里已经有的《全球通史》《大国崛起》《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以外,我又给他买了《万古江河》《中国近代人物论》《中国文化的精神》等,让他看一看,丰富一下课外知识。所以这次历史成绩不错也就不是什么意外了。

写到这里,让我觉得,我们俩这三个月有点艰难的学习过程因着他的这一句“谢谢”,证明了还是正确和值得的。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有很多的收获,比如我知道了很多原来读错和写错的字,知道了不能盲目的相信网上查来的东西,要多翻翻《现代汉语词典》,所以我也应该对儿子说声“谢谢”的;而且在整理字词的时候,也让我不再抠手机,而是在不停的翻书翻词典,这也算是给孩子做个榜样吧。

如今,儿子已经开学,他回到学校继续努力学习。我呢,也会继续反思,和他一起努力一起进步。虽然我知道结果不可预知,过程也不会太美好,但我依然愿意和儿子一起尽力做好每件事,依然充满信心的去迎接后面的每一个挑战。只愿我们都不辜负未来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746.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